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81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资江是洞庭湖的第二大支流,其中上游锑(Sb)矿采矿冶炼工业发达,给资江下游及洞庭湖区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以资江河口区为研究区,采集了132个农田土壤样品及7个资江水样,综合采用多种污染评价方法、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进行了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表现为ZnCrNiPbCuAsSbCd,旱田土壤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除Pb外均高于水田。Sb、As、Cd为主要污染元素,Sb达到了中等污染和中等生态风险的程度,总体处于轻微-中等生态风险程度。资江水体Sb质量浓度较高,平均为10.51μg/L。Sb主要来源于中上游的锑矿工业,受高锑质量浓度地表水灌溉、垃圾填埋场以及燃煤等人为活动的控制;Cd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城镇废水等人为活动;Cr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而Cu、Zn、As、Ni、Pb受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82.
钱塘江口涌潮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二维有限体积法、Osher格式及间断拟合法,计算了钱塘江河口涌潮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该算法能保证水量和动量守恒,且能适应水深巨大变化和动边界。根据钱塘江涌潮的特点,可将其合理概化为一线潮。在网格尺寸较大情况下,计算的一线潮仍保持高分辨率,能准确满足水力学间断条件,且计算量小,可以在微机上实现。在对某实测半日小潮进行率定后,对随后的大潮进行了验证计算,涌潮的主要特征(如涌潮高度、移速、水位和流场等)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3.
在分析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沙资源基础上认为,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三角洲开发的核心问题,每年200~220亿m3的入海洪水资源是今后三角洲开发的水源保障。考虑现有社经状况的发展规划,提出建立总库容为15亿m3规模的平原水库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4.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85.
本文研究了会理地区河口群细碧-角斑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物理化学条件,认为河口群中的细碧-角斑岩系既具有同类岩石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岩石形成于早元古代末期的弧后盆地中,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地壳物质混染和海水交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87.
Delft3D在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流场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书华 《水文》2007,27(6):55-58
Dem3D是以FLOW水动力模块为主体,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由一系列模块组成的模型软件,可以对水流、波浪、泥沙、水质、地貌等建立二、三维模型。本文介绍了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的程序模块及数值理论基本方程.对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的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海区真实的流场情况.可以为工程研究提供基本的流场背景。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并借助GIS、RS技术,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提取获得了1986年和2002年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空间信息,根据分形理论中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闽江河口的湿地类型具有分形结构.并且由于受到较强的人类活动的干预,湿地斑块的形状较为复杂,且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89.
对东祁连造山带早白垩世红层进行详细的古地磁学及岩石磁学研究, 系统热退磁研究结果表明: 紫红色砂岩的剩磁方向可分离出2~3个磁性分量, 其低温分量在地理坐标下与现今地磁场方向一致; 高温特征方向主要由赤铁矿携带, 19个采点的平均极位置为: λ=62.2°N, Φ =193.4°E, A95=3.2°, 其在99%置信水平下通过了褶皱检验, 且在95%的置信水平通过了倒转检验; 该极位置在95%置信水平下与Halim等人在该地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对比同时代华北、华南、欧亚的古地磁结果表明: 兰州地区相对于华北、华南及欧亚白垩纪后不存在明显的南北向地壳缩短, 但却发生了20°左右的顺时针旋转, 造成这一旋转的原因很可能是印度/欧亚的碰撞挤压造成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断裂发生了大规模的左旋走滑所致.  相似文献   
90.
黄河河口拦门沙发育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青超 《地理研究》1996,15(1):58-65
河口拦门沙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边界、径流、海洋动力、海面增减水以及河口疏浚等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拦门沙在口门附近呈扇状分布隆起的沙坝,沉积结构为紧密的“铁板沙”.1984-1987年拦门沙自然发育时期,拦门沙长度为7km以上,年平均推进速度1.30km,沙顶高程为-0.1-0.5m;1988-1992年拦门沙人为疏浚发育时期,通过河口疏浚后,拦门沙增长有所减缓,其长度减为4-6km,年平均推进速度降为1.26km,沙顶平均高程下降到-0.7m,相应地减轻了河口地区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