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809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细菌和三磷酸腺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86年1月和7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细菌的落射荧光直接计数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测定,同时取分样进行了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和叶绿素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和ATP浓度夏季较冬季高,总的分布趋势是,高值区出现在内河段和长江口,向外海逐渐降低;细菌数同悬浮体浓度、硝酸盐浓度和耗氧速率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冬季,在整个海域细菌是ATP的主要贡献者和溶解氧的主要消耗者;夏季,沿冲淡水方向ATP出现两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长江口的最大浊度带,由细菌所贡献;第二个出现在盐度25—30的区域,由浮游植物所贡献。呼吸作用耗氧速率也呈现了与ATP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给出了一个河口、三角洲环流模式,注意力集中在盐水楔型河口的情形。由于我们把江河的出流看作为一个表面漂浮射流,因而可以寻求相似解。在给出了淡水(或半咸水)与海水之间分界面上的摩擦切应力的估计之后,通过求解给出的控制方程组得到了出流河水的扩展以及淡水(或半咸水内的速度场,比较表明所得到的解跟已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观测结果很一致。  相似文献   
993.
海南长宁河口桐花树红树林土壤CH4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南东寨港长宁河口桐花树Aegzceras corniculatum红树林下土壤的CH4动态.土壤CH4通量的滩面变化规律四季一致,平均值为0.56 mg  相似文献   
994.
叶新荣 《海洋科学》1991,15(2):14-16
国内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河口以及海洋环境气溶胶中脂肪烃尚未见详细报道。本文用化学键合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长江口海域气溶胶中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强混合河口最大浑浊区成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志林 《海洋学报》1993,15(3):63-72
最大浑浊区在潮汐河口普遍存在,并对河床冲淤演变有重大影响.本文在笔者多年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地探讨我国强混合河口最大浑浊区的形成机理.认为此类河口形成最大浑浊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床面水流切应力(或流速)有规律地先沿程增强继而递减,而潮波不对称引起的相向净输沙是导致泥沙在最大浑浊区聚集的重要因子,絮凝沉降则加强了泥沙的这种滞留富集趋势.此外,细泥沙补给是最大浑浊区发育的物质基础,并主要控制其浓度和规模.  相似文献   
996.
渤海湾西南岸大口河的海岸与潮汐通道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初 《海洋通报》1993,12(4):29-35
  相似文献   
997.
南渡江三角洲海岸可分为东部废弃侵蚀岸、北部泥沙转运岸和西部淤涨堆积岸等三个岸段。北部岸段为了连接东、西部岸段,存在大规模的、有节奏的沿岸泥沙向西和向岸转运及其相应的岸滩运动现象,泥沙主要来自南渡江干流河口及其以东的废弃侵蚀岸。文中还结合对北部岸段河口和沿岸泥沙转运现律的分析,讨论了波浪优势型河口三角洲特征及其堡岛海岸的形态、动态和泥沙来源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岸段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黄河口铀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4年4月—1984年11月和1987年10月对黄河口铀的调查结果,讨论了铀的某些化学行为,提出,黄河口(特别是河门站)水中铀可能是处于热力学不平衡状态,较详细地探讨了影响黄河口水中铀存在形态的各种因素。黄河口水中铀除以可溶态存在外,悬浮态铀的存在比较明显。还初步认为黄河口水申铀的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具有一定的非保守性质。  相似文献   
999.
海湾河口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讨论了河口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方法、重金属的时空分布以及重金属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大小的变化;介绍了沉积物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形态研究方法以及形态研究的意义;对我国今后的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椒江河口盐淡水混合对口外拦门沙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龙保 《海洋科学》1992,16(1):61-64
本文根据1980年洪季和1983年枯季对椒江河口两次9站同步大潮的水文泥沙观测,探讨盐淡水混合对口外拦门沙的作用,观测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表明,拦门沙年内洪淤枯冲的变化规律与河口“锋面”(全潮净流速为零的面)密切有关,而与近底层“滞流点”的关系不大。经拦门沙断面量测,证实了分析结果与实际量测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