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4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814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1904篇
海洋学   469篇
综合类   559篇
自然地理   8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全球湿地的状况、未来情景与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针对湿地与水编写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湿地与水综合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表明:①据估算,2000年全球的湿地面积大约为1.28×109hm2,但是这一数据显著偏低,尤其是对新热带区的湿地以及有些特殊类型湿地的估算因数据源问题可能远低于实际面积;②根据MA构建的4种情景的分析结果,未来50年(2000—2050年)内,在对生态系统实行被动式管理的全球协同和实力秩序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的湿地面积将会减少,而在对生态系统实行主动式管理的技术家园和适应组合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的湿地面积将保持相对稳定;③湿地的丧失和退化会对人类福祉和减轻贫困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国家湿地附近居民的影响更为严重。为了实现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必须从经济、制度和管理以及相关驱动力方面采取积极对策,减轻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的各种压力,保育各项生态特征,增强其自恢复能力,减缓和扭转湿地的丧失和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42.
阎文秀 《地下水》2008,30(6):69-71
随着大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同地区灌区在运行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灌区面临的工程老化、配套差、资金投入不足、新技术推广困难及水价偏低等诸多难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加快老工程更新改造、积极推广节水技术、理顺灌区管理体系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煤炭资源作为基础和支撑。近年来我省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大,尚未利用资源中可供建井的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受我省煤炭资源聚煤规律、赋存总量、地质条件和主要预测区勘查程度低等条件的限制,资源勘查形势严峻。通过对吉林省煤炭资源开发情况、煤炭供需形势及预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加大、加快地质勘查力度,保证煤炭资源的接续和供给。  相似文献   
44.
王美玲 《地下水》2008,30(3):88-90
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了1956~1979年和1980~1990年,1991~2000年山西省水资源状况,20世纪80~90年、1991~2000年水资源的衰减,持续干旱造成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衰减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出了解决持续干旱与水资源危机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45.
山西省太谷县地质灾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谷县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城镇建设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太谷县发育地质灾害92处,区内地裂缝占灾害点总数46.7%,主要发育于平原区;不稳定斜坡占灾害点总数32.6%,滑坡占灾害点总数12.0%,且80%为土质滑坡;泥石流以沟谷型为主,占灾害点总数5.4%;崩塌占灾害点总数3.3%。论文研究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基本发育特征及其诱发因素。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划分原则,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按轻、重、缓、急进行分期防治,对重要地质灾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治理。结合地质灾害调查分析,提出了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因地制宜、因灾设防等防治对策,为增加防灾减灾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46.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48.
王刚  李平 《地下水》2008,30(1):51-51
分析了大汶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地下水超采导致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陷、房屋斑裂,机井大量报废,设备不断更新,浅层地下水水质污染不断加剧等。提出了治理对策,必须对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开采,落实水法律、法规,依法治水,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9.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调查研究、法规建设、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近20年来,我国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强化了土地利用计划的调查研究,理清了计划管理的基本思路,有保有压控制了建设用地总量,但同时也存在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不足、对无计划用地和超计划用地现象没有强硬的惩罚措施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应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坚持“复垦、整理为主,不开或少开发为辅”的土地开发整理方针,实行土地利用的总量控制与项目管理相结合,调整完善年度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0.
论文在总结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及“科技兴地”的战略思想,从理论和认识上分析了解决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队伍、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等问题,以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实践。论文最后就如何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