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水产系创建于1946年,原属山东大学。1959年后改属山东海洋学院。  相似文献   
132.
133.
1 启东远洋渔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启东市远洋渔业的发展,曾先后作过三次尝试,总体状况是:起步时间较早、发展速度不快、振兴之志不减。 第一次尝试,是在1992年,启东市海洋渔业公司先后投入1 300多万元,建造了两艘750马力(8158型)的大马力渔轮。这一年的4月8日,  相似文献   
134.
洪超 《海洋信息》2006,(1):29-29
2000年以来,荣成市针对近海捕捞资源持续衰退、传统作业渔场大幅缩减对海洋捕捞乃至控个渔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的现实,把远洋渔业作为摆脱渔业所面临的困境、实现转产转业的重点之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技进步等措施,力促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5.
当前我国海洋捕捞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海洋捕捞一直被生产量增加过快的问题困扰,渔业资源衰退越来越严重,针对当前海洋捕捞方面存在的问题,列举一些主要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6.
南海北部埃布短柔鱼Todaropsis eblanae(Ball)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埃布短柔鱼Todaropsis eblanae(Ball)一直被认为只是分在大西洋的经济种,但1983年发现我国南海北部400-600m的海域也有分布,5-8月均可捕捞到,生物学测定资料显示,该期间为性腺成熟期,若改变捕捞方法,该种将成为南海捕捞头足类的经济种。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当前海洋捕捞渔船管理中面临的众多问题,提出从制度创新、渔业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渔民自身能力提高等方面加强海洋捕捞渔船管理策略,以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8.
从海洋环境、海上航运、海上能源和海洋食品等方面分析了南海地区凸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对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给予关注,但直到21世纪,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之后,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与区域开发合作才真正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领域.南海地区非传统海上安全威胁主要源于:周边沿岸国家的海洋污染,猖獗的海盗行为,能源安全利益竞争以及过度的海洋捕捞.呼吁南海周边有关国家通过双边和区域开发合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南海地区各国人民在海洋环境、航运、能源和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39.
我国是渔业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0年来,渔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1995年渔业总产量达到2300万t,与1949年的44万t相比,增长了50多倍。平均年递增率达8.6%,高于世界同期年增长3.9%的速度,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20%以上。在我国的渔业生产结构中,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超过了捕捞产量,其中淡水养殖产量占2/3,海水养殖产量占1/3。  相似文献   
140.
黄渤海区捕捞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0年对黄渤海沿海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家的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资料,结合2009年度三省一市(河北、辽宁、山东、天津)的渔具渔法调查报告以及1983~2009年中国渔业年鉴中记载的捕捞产量分类统计资料,对黄渤海区捕捞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渤海区主要捕捞品种有30种之多,其中年渔获量超过万吨的有14种鱼类、5种甲壳类、4种头足类、2种海蜇和6种贝类.渔业资源品种的多样性决定了黄渤海区捕捞结构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现有9大类19型23式130种网型或作业方式,同时受渔业资源变动的影响,捕捞网具也在变化,不断有旧的渔具消失和新的网具出现.其中,拖网是主要作业方式,贡献率为38.47%~51.79%,且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其次为刺网,贡献率从1983年最低时的7.66%逐步上升到目前的30.14%;第三为张网,贡献率从1985年最高时的34.31%下降到目前的10.49%;围网和钓具的贡献率一直较低,均不足4%,其他渔具的贡献率为5.98%~13.30%.目前黄渤海区渔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当是减少拖网作业,控制刺网总量,限制张网、陷阱类渔具和地笼,鼓励发展钓渔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