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用于非均匀地表通量估计的一种积分算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文献[1]的基础上,将Giorgi(1996)提出的通量计算方案进一步推广为非对称分布的简化形式,求得非均匀地表区域平均通量。以土壤水分饱和度为例,求解出土壤水分通量区域值的数学解析解形式,用随机仿真数据和实测资料对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验证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2.
固结条件与荷载条件对吹填土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且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是决定其宏观力学性质的本质因素,为了研究吹填软土力学特性在不同固结条件和荷载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及与微结构参数的关联性,对天津滨海新区重塑吹填软土进行不同初始固结条件与荷载效应综合作用下的蠕变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研究此条件下吹填土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建立宏观力学参数与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试验结果表明:稳定性蠕变对吹填软土强度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有偏压固结较无偏压固结强度增长更快,且初始固结越充分,强度增长越快;随蠕变时间的增加,颗粒的等效直径、形态比和圆度呈增大的趋势,而颗粒和孔隙的数量与周长、孔隙的等效直径、形态比和圆度则呈减小的趋势;抗剪强度指标C,φ值随颗粒等效直径、形态比和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颗粒和孔隙的数量与周长、孔隙的等效直径、形态比和圆度的增大而减小。关联度分析表明,颗粒(孔隙)等效直径和圆度是影响吹填土力学性质演化的重要微结构参数,固结与蠕变越充分,土体微结构参数调整越稳定,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3.
《岩土力学》2017,(10):2809-2816
为深入了解软土蠕变机制,开展了上海淤泥质黏土的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结合水测试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定量分析了固结蠕变过程中结合水和微结构的分阶段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σ_k时主要是自由水的排出,宏观表现为衰减蠕变过程;pσ_k后,渗透结合水逐渐转化为自由水排出,蠕变变形和等速蠕变率明显增大。蠕变过程由渗透结合水主导,随着结合水排出土的结构逐渐固化,含水率随荷载增加呈指数型衰减,存在固结-蠕变耦合效应。松散的骨架-絮凝结构演变为紧密的团聚-絮凝结构,颗粒在经历了蠕变调整之后定向性降低,小孔隙数量大量增加,孔径1μm的小孔隙组占优。存在荷载、结合水与颗粒的响应机制,其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工程现象。  相似文献   
184.
《岩土力学》2017,(8):2306-2312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有两种甚至多种开挖深度的深基坑越来越常见,但设计时常按开挖较深侧单边设计,忽略两侧开挖深度不同带来的影响。基于等值梁法,通过改进开挖较浅侧围护结构所受土压力模式,推导了能考虑两侧挖深不同的支撑式围护结构深度计算公式,探讨了基坑开挖的非对称程度对围护结构插入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仅按单边设计,挖深较深侧对挖深较浅侧的推挤作用会使挖深较浅侧围护结构插入比增大,增大的幅度随非对称开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挖深较深侧挖深越大,增大效应越显著。工程实例表明,综合考虑两侧挖深差异的影响,比仅按挖深较深侧单边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5.
安东亚 《地震学刊》2010,(Z1):82-88
非对称超高层连体结构属于一种复杂的高层结构,受力特点与单塔结构差别较大,当连体跨度较大时,两个塔楼底部地震动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地震响应结果。本文通过对"东方之门"这一超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多点地震输入分析,研究了地震波的相位差、振动方向以及传播方向对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论表明,非对称连体结构在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和两塔楼本身刚度差异大小、地震波相位差以及传播方向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调整塔楼刚度,可以有效减小结构在实际地震中的扭转效应。  相似文献   
186.
使用离散刚性块体模型为单个滑动事件和多个滑动事件的平均值定义了非对称矩张量,用来说明颗粒介质的脆性变形。对于脆性地壳,颗粒被视为断层边界的块体。经过数次滑动事件,永久变形在块体的边界上积累。用两个独立运动来描述变形:块体矩心的局部相对运动和块体围绕自身矩心的局部刚性旋转。取一个体积内多个滑动事件的每个局部运动的平均值,将其定义为宏观变形和微旋转,其中宏观变形包括宏观应变和宏观旋转。分别由局部和平均运动定义不对称局部微极矩张量和不对称微极矩密度张量。本文提出的模型说明:(1)微极矩张量的对称部分取决于块体矩心的定容局部剪切应变或其平均当量——宏观应变;(2)反对称部分取决于被定义的客观量,像与矩心变形有关的旋转分量和局部块体旋转之间的差分,或者它们的平均当量宏观旋转和微旋转;(3)使用标准地震震源机制的微极反演,可以推断出微极矩密度张量的对称和反对称部分的标量幅度。3个区域的检验结果说明了与理论的一致性,但是确定性的检验仍然受到定量信息不充分或数据的分辨率不足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7.
非饱和压实膨胀土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缪林昌 《岩土力学》2011,32(7):2007-20012
压实膨胀黏土常用于防止填埋场中固体废物产生二次污染,或作为核废料处置库通道隔绝层,这主要取决于压实膨胀黏土衬垫层或隔离层的防渗特性,而这种压实膨胀黏土层通常又呈现出非饱和特性。基于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开发拓展其试验功能,研究直接测量压实膨胀黏土的水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同时结合电镜扫描试验,从微观角度定量分析压实膨胀黏土渗透过程中产生的微观、宏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压实膨胀黏土在渗透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形主要是由于土孔隙中气体被压缩、孔隙微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压实膨胀黏土水渗透系数受吸力、围压、干密度、饱和度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88.
改性黄土渗透性与孔隙结构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不同膨润土掺量黄土试样的微结构和孔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柔性壁渗透仪渗透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电镜观察及孔隙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量不断增加,附着在黄土骨架颗粒上的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持续增多,黄土的孔隙数量急剧增多,相反,孔隙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呈下降趋势。将膨润土改性黄土的渗透系数与不同大小孔隙的面积比进行统计回归,发现大中孔隙对渗透系数有决定意义。以此为依据,建立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隙比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统回归关系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89.
热带气旋温湿非对称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的CFSR 0.5 °再分析资料和日本东京台风中心的最佳路径集,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1979—2010年间的热带气旋温湿水平非对称和垂直非均匀结构等进行了合成和对比分析。(1) 热带气旋流场的非对称随着气旋增强逐渐趋于轴对称化,而外包区及外围区比湿场的非对称性逐渐增强。(2) 热带气旋普遍具有“双暖心”的垂直非均匀分布结构特征;弱热带气旋的低层暖心相对较强而TY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高层暖心相对较强。(3) “暖心”的水平范围和形态随气旋的增强而扩大并更趋于轴对称,200 hPa高度场上较弱的热带气旋暖心附近为弱高压中心、较强热带气旋暖心附近为一低压中心。(4) 热带气旋的“湿心”主要位于700~850 hPa的低层,湿心强度随着气旋强度等级增加而增强,0.8 g/kg的比湿距平范围随TC强度增强而不断向高层延伸。(5) 气旋不同区域的各个层次假相当位温随气旋增强而增加,且各个强度级别的气旋不同区域增温速率均为内核区最大、外包区次之和外围区最小。   相似文献   
190.
黄土湿陷过程中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电阻率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现代土力学中土的微结构定量分析的困难,考虑到电阻率法在土的微结构研究中的突出优点,引入电阻率法进行黄土湿陷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探讨土电阻率法在土的微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典型的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测定黄土湿陷过程中土样的竖向与横向电阻率大小,计算出土电阻率结构性参数指标,包括土的竖向与横向结构因子、平均结构因子、各向异性系数与平均形状因子的大小,分析了黄土湿陷过程中土电阻率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定量描述黄土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电阻率评价方法。试验研究表明,土的电阻率法具有连续、快捷与测试方便等诸多优点,通过土的电阻率结构性参数指标的研究,可有效进行土的微结构变化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