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44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39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溃变原理在2002年成都市高温天气预测中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萍 《四川气象》2003,23(1):10-11
利用溃变原理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对高温天气的预测,特别是在气温异常偏高的情况下,发现滚流的方向性构成了预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蒙阴县降水和极端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少英  李欣 《山东气象》2003,23(2):44-45
利用蒙阴县1959~2002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蒙阴降水和高、低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42mm;前后期对比分析表明,后期春季降水略有增多,冬季有所减少,夏、秋两季明显减少;后期高、低温出现频率明显减小,但高温平均值略有升高,低温平均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3.
王唐修 《山东气象》2003,23(2):46-47
调查分析了2002年五莲县蚕茧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结论认为,2002年春季的低温、夏秋季的高温干旱不利于桑树生长和蚕儿发育,从而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4.
利用1957~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三门峡市高温天气形势,确定了高温天气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5.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6.
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7.
利用1957~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三门峡市高温天气形势,确定了高温天气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8.
江西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江西省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强度、气候历史地位、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和海温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高温强度在多项指标上均排建国以来第一位;在500hPa环流形势上具有特殊的分布特征;在前期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上具有一些前兆特征,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29.
从副高演变、台风活动及850hPa温度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超历史高温天气的成因,并通过与历史上酷热天气形势的对比,得出一些高温酷热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30.
干旱致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华 《四川气象》2003,23(4):40-43
对高温伏旱致灾机理,影响伏旱灾害程度的因素,伏旱对几种主要大春农作物生长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防御伏旱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