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633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文研究了Na2O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粉煤灰合成莫来石材料性能、晶体结构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Na2O可较大辐度降低粉煤灰合成莫来石的温度。在1300℃,Na2O添加至2%时,生成的莫来石细小,含量较高,但试样强度不高;Na2O添至4%时,莫来石发育为长柱状,长径比约8~12,并且相互交错成网状,材料的机械强度较高,抗折强度为97.71MPa,莫来石相对含量为76.1%;Na2O添加至8%时,莫来石含量明显减少,晶形变为不规则状。在一定范围内,材料的体积密度、烧成线收缩率和抗折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莫来石含量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72.
在1300℃下将赤泥和石英砂熔制成基础玻璃,经粉磨、筛选后,通过二次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以钙铝榴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XRD和SEM等研究赤泥和微晶玻璃后表明,赤泥主要由方解石和霰石等钙质成分组成;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性能和钙铝榴石晶体结构的影响较大。优化的制备条件为:核化900℃,1h,晶化1105℃,2h,该条件下所得的微晶玻璃晶相含量较高,晶体发育完整,性能良好,相应的体积密度为2.79g/cm3,显微硬度为6.52。  相似文献   
73.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8,14(2):140-151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74.
江西庐山─星子地区早前寒武纪片麻岩基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庐山-星子地区原称的混合花岗岩和混合岩实为以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主体的灰色片麻岩(TTG岩套)和花岗质片麻岩.后者是前者经钾质成分改造交代的结果。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早前寒武纪低铝型灰色片麻岩一致,构成扬子克拉通的晚太古代基底。其上的星子群属表壳岩,与赣北片麻岩一起构成花岗-绿岩地体,因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而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75.
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岩石中高含量硅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6.
氟化物电位滴定法测定磷矿中的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混合溶剂溶解磷灰石分光光度法测定全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军 《地质实验室》1998,14(2):82-83,86
试验了用柠檬酸-Al(NO3)3混合溶剂分解磷灰石,可有效地消除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灰石中全磷时干扰离子的影响,此方法测得结果与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分析结果相符;其RSD〈5%(n=6)。  相似文献   
78.
79.
当在各种不同表面清洁度进行涂层处理时,用阴极涂层脱落和水浸试验法,对一系列环形焊缝涂层进行了评价,以便确定它们的性能,这些试验是在25℃,38℃和66℃条件下,历时达90天,数据表明,全部涂层的性能与表面清洁度直接相关,而且在不进行表面喷砂处理时,其性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0.
苏北超基性岩某些超高压变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苏北芝麻坊超基性岩体,位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段的核心部位,与基性榴辉岩紧密伴生,是苏北最具代表性的岩体之一。根据多年来的成果资料,研究它的超高压变质特征,对研究整个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具有重大意义。对岩体的形态特征、岩相学特征、特别是矿物学特征,如镁铝榴石特征的研究,结合金刚石的选出,都有力的证实苏北超基性岩是在超高压变质环境下生成的,同时也反映其是由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俯冲碰撞而从地壳深处挤压上来的幔源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