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8篇
  免费   1181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测绘学   705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1593篇
地质学   3028篇
海洋学   475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78篇
自然地理   5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土地政策的制定者应该主动、全面、深入、及时、准确、客观地掌握、分析和评价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以便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评价报告》从时间序列上应该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评价;从地域序列上应该包括全国、省穴区、市雪、市、县穴市雪、重点区域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三类及东、中、西部三类雪;从内容组成上应该包括土地政策实施现状、实施效果总体评价、重点专题评价和土地政策展望四个部分●只有将土地政策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土地政策的层次和影响力●建议由国土资源部牵头成立土地政策分析小组,并委托有关科研单位负责承担《评价报告》的具体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82.
利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巴州农区1960~2003年的春夏秋大风日数序列进行分析,计算5a滑动平均值,建立各大风日数5年滑动平均值序列的时间序列预报方程,并对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况值相关较好.  相似文献   
83.
大气边界层湍流温度序列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信息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特点,并对稳定层和不稳定层的大气湍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信息熵和功率谱指数是区别稳定层结和不稳定层结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的指标,对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对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84.
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检测的线性函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曹杰  陶云  田永丽 《高原气象》2002,21(5):518-521
根据转折突变的定义,在引入线性半截多项式的前提下,提出检测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不仅能找出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多个转折突变点,而且使得检测到的突变点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应用此方法对北半球1851—1990年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1901—1999年昆明5月降水及其11年滑动平均的降水序列分别进行了检测。发现北半球年平均气温距平在1879、1889、1939和1973年附近出现了年际转折突变,在1878、1888和1941年以及1972年出现了年代际尺度的转折突变;昆明5月雨量不存在年际转折突变点,但昆明5月雨量在1918、1966以及1978年附近出现了年代际尺度转折突变。  相似文献   
85.
也论成都粘土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成都粘土的成因机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分析成都粘土的分布、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入手,客观地展示了成都粘 本质,进而将其与我国北方的马兰黄土和长江中下游的下蜀粘土之间的特性进行比较以及对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古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典型的成都粘土的成因是属于风成“黄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二凹夹一隆的构造特征,对黄河三角洲发育位置和沉降特征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保留在沉积物中与水动力条件有密切联系的原生沉积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了淮北煤田芦岭井田二叠纪含煤岩系属于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三角洲沉积环境,阐明了根据原生沉积构造序列解释沉积环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8.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气候序列重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孢粉植物群很好地揭示了本区的环境演化过程。本文利用植物生态位知识,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鹤庆(QH)孔孢粉序列所记录的古气候信息进行重塑,建立了近1Ma来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序列,并将本区气候演化分为4个气候旋回,32个气候期。该序列可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海洋δ18O阶段对比,但冷暖波动的幅度及降温时段持续的长短有其特色,表明本区气候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又受青藏高原阶段隆升的制约;近1Ma来气温的波动幅度呈递增趋势,0.30MaB.P.尤其显著;冷、暖段间年均温的变化幅度由第一气候旋回的7℃增大到第三气候旋回的9℃(按4次平滑值计算),而样点的实际最大差值由8℃增至16℃;最强烈的降温发生在第二气候旋回中的0.45~0.14MaB.P.时间段,这与玉龙雪山冰川活动规模最大相一致;降温时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值增大,证实近1Ma来,西南季风区的气候组构与东南季风区不同。  相似文献   
89.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为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交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的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在凸度量空间内,对非线性广义拟压缩映射序列定义了带误差的lshikawa迭代序列,证明了带误差的lshikawa迭代序列收敛于非线性广义拟压缩映射序列的唯一公共不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