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5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426篇
测绘学   288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61篇
地质学   1777篇
海洋学   1317篇
综合类   341篇
自然地理   67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4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水下声传输数据通讯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水下声传输数据通讯的原理、功能作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2.
水下文化遗产的管辖权和所有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辖权专指管理和处置,强调管理;所有权专指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强调归属。因水域及财产性质的不同,二者所处地位有所差异。对二者加以区分后,有利于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处理水下文化遗产纠纷。  相似文献   
83.
陈万佳 《海岸工程》1989,8(1):31-36
本文简述了黄河海港的工程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所需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及个人看法,并从战略意义、自然条件和投资效益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此港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性。最后对建港原则和方针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4.
现代滦河三角洲属波控型三角洲。由于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明季节变化。致使河口三角洲的作用营力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洪水期以径流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和堆积向前伸展;枯水季节以波浪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前缘被坏和改造。典型的地貌标志是沿岸分布的沙坝-Xi湖体系。  相似文献   
85.
《海岸工程》1993,12(3):21-25
  相似文献   
86.
87.
无缆水下机器人是我国首次开展的高技术课题,组合导航系统是无缆水下机器人研究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介绍了多种导航设备同时工作,经过信息综合处理获得高精度导航信息的组合导航系统和组合导航系统中所需要的坐标转换及卡尔曼滤波器的计算,为无缆水下机器人建立一个较理想的导航方式。  相似文献   
88.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9.
长江河口三角洲区有孔虫沉降速度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对有孔虫壳体沉降速度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提出了不同属种有孔虫的壳径与沉降速度相关方程,引进了“当量直径”的概念,并用于长江口三角洲地层中的化石群,提出了解释潮汐河口有孔虫埋葬群的形成机理,从而定量的研究和辨别三角洲地层中的原地埋葬和异地埋葬化石群。  相似文献   
90.
陈中原 《海洋学报》2002,24(2):77-83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