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3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1894篇
测绘学   419篇
大气科学   752篇
地球物理   815篇
地质学   2467篇
海洋学   2755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407篇
自然地理   41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沙文钰 《海洋预报》1998,15(2):24-27
东中国海水文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沙文钰朱首贤朱建荣(空军气象学院气象二系,南京)(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前言海流、温度、盐度状况是海洋水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建设、海洋开发有较大影响,对海上军事活动也有一定影响,是海洋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982.
基于CRU逐月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分析1948—2016年中国中部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海温异常,进而解释不同时期影响干旱发生的背景场有何不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夏季降水以年际变化为主,周期长度为3.8 a和6.9 a,年代际和多年代际变化的方差贡献不足20%。然而,各时间尺度降水变化对不同时期干旱事件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1960s、1970s,降水年际变化偏弱,相反地,多年代际变化正处于负位相的极小值期;1980s、1990s,多年代际变化位相转正;2000s初,年际变化明显增强。此外,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化对应的环流、海温背景场,发现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及其引起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激发的纬向波列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的阻塞活动、1970s末PDO位相转变伴随的东亚夏季风突变是分别解释降水年际、年代际和多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揭示影响中部地区夏季干旱发生的关键因子及其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3.
在黄渤海海域对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降解产生丙烯酸和丙烯酸的降解过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有明显的DMSP降解和丙烯酸的生成现象。在DMSP降解初期,DMSP不断降解,丙烯酸则在经过1 h后浓度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次下降。起始DMSP浓度越高,降解得越完全,且丙烯酸最大值越大。在观测的5 h内,丙烯酸的表观降解速率总是大于DMSP的表观降解速率,且两者都与初始浓度成正相关。在丙烯酸的降解过程中,黑暗条件下起始浓度越大,丙烯酸变化速率越大,而光照条件下则恰好相反。光化学反应中前2 h表现为丙烯酸的光化学生成,而后2 h表现为光化学降解。  相似文献   
984.
川西高原草原地区的金矿成矿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琦 《物探与化探》1999,23(5):381-387,396
通过对川西高原草原地区的东北寨、马脑壳和哲波山金矿区的研究,总结该区的特殊的弱酸性偏还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不同组元素的贫化和富集,不同粒级、不同深度的元素变化规律,提出金砷锑汞钨等元素是该区金矿的主成矿元素,总结出该区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85.
煤矿防治煤和瓦斯突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逐步探索煤与瓦斯突出规律,人工计算已不能适应大量数据处理与分析之需要,将计算机数据库及计算机绘图功能运用于防突工作中,能较好地处理防突数据,提高防突预测预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使之更好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986.
南黄海夏末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1995年9月利用日本《神鹰丸》号调查船在黄海32°00'–35°00'N,122°00'–127°00'E海区的19个站位上进行的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叶绿素a含量的调查资料,探讨南黄海海区夏末初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以及与海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测站上作垂直取样,表层水用圆塑料桶取自海表面,深层水用日本提供的专用采水器采集,取出水样立即量取200ml,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浓缩,并加入2%的饱和碳酸镁溶液,防止叶绿素脱镁,然后保存在冰箱内(-1°C),用冰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将载有浮游植物的滤膜放入闪烁瓶内加入10ml 90%的丙酮溶液,在冰箱内提取24h。用萃取荧光法测定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14mg/m3,其变化范围为0.10–7.76mg/m3,最高值在次表层。(1)平面分布:各层次平面分布特征差异较大。33°00'–33°30'N之间叶绿素a含量均较低,低于0.50mg/m3。33°30'N以北,叶绿素a含量低于0.20mg/m3,而33°00'N以南,除济州岛附近的17–19导站以外,叶绿素a含量均较高,高于100mg/m3。(2)断面分布:水深在30m时,叶绿素a含量的高值区在20m以上水体的次表层中,而水深为50–80m时,其高值分布在20–40m的次表层中。(3)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也体现了断面分布的特征。所以作者认为,光是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87.
东海二甲基硫丙酸的分布及其制约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于1994年4月对海水域二甲基硫丙酸浓度进行观测,结合对叶绿素和营养盐的监测结果,分析研究了了DMSP分布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DMSP浓度范围为0.17-5.66nmol/L,最高浓度出现一410站。  相似文献   
988.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一般理论,在黑油多相渗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非混溶饱和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介质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方程,并对流固耦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89.
1999年1月25日哥伦比亚西部发生6.0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文章概述了这次地震的情况,内容包括;震源参数,破坏和伤亡,救援情况,发震背景及地震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990.
测量极值问题的经验解式--兼论绝对和极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江文 《测绘学报》1999,28(1):11-14
测量上有许多极值问题,如各种准则下的平差,权的最优分配,网的优化方案等,多可归于线性极值问题,且多不适用寻常数学解法。但同型问题往往已经作过多次解算。因此本文以单纯形法为主,强调利用已有经验,直接逼近优解,或经少数次迭进达到优解,然后极值条件加以验证。为此文中着重提出通用解式及优解条件,期能得出优解公式,有相当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