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1.
利用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季两个季节黄渤海现场数据对黄色物质的水平分布及垂向分布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其主要控制因素。垂向黄色物质表现为底部高上层低的特征。其中,秋季混合作用加强导致上层40m黄色物质混合较为均匀;春季北黄海温盐跃层已经形成,黄色物质分布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下层浓度差约为2?g/L。春季南黄海盐度跃层尚未形成,水深小于50m的水层黄色物质垂向分布均匀,近岸和远岸海域浓度分界线明显。水平方向上,黄色物质在秋季和春季分布趋势一致,由渤海、北黄海至南黄海浓度依次降低,且呈现出由近岸向中央海区递减的趋势,但整体上春季浓度较秋季明显偏低。海表盐度与黄色物质浓度两者整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可以将黄色物质浓度分布作为研究黄海暖流走向、划分水团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2003年青海湖航次获取的数据,分析了黄色物质、非色素颗粒和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的光谱特点、分布趋势和相对比例,并得到了黄色物质和非色素颗粒的斜率经验值。  相似文献   
14.
陈书君 《地理教学》2014,(4):F0002-F0002,F0003
正距九寨沟120公里处,是有着"人间瑶池"之称的黄龙,它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顶,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景区内3000多个彩池由一条平均宽为100米的钙华滩流贯穿起来,犹如一条黄色的绸缎上铺散着的一串珍珠。那条黄色的钙华滩流横卧在山谷间,从高空俯瞰,恰似一条龙,黄龙即得名于此。索道将我们送上海拔3700米的山上,但在周围5000多米的山脉的包围中,还是像处在山沟沟里的感觉。离黄龙最高的一个钙华池五彩池还有2000米的距离需要步行,栈道修建在山壁上,两  相似文献   
15.
骆驼刺     
正时至7月,艳阳高照。刺眼的太阳几乎焦灼着尕林格戈壁上的每一寸沙土,雨水是那么的稀缺,绿色更是罕见。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黄沙弥漫在干旱的空气中,让人觉得窒息。突然眼前一亮,那是一朵盛开在沙土里黄色的小花,如同满天星,一小朵挨着一小朵,俯身观察,周围一簇绿色的短小尖锐的叶子几乎与地面平行,但仔细观察,其实每枝每叶都坚挺的刺向天空,不媚、不娇、  相似文献   
16.
成吉思汗西征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族人在征途中随口叫起的夏日哈木(意为黄色的沙梁),会在700多年后拂去黄色的面纱,露出真面目——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镍矿正从这里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等测试分析手段,并结合偏光显微镜及常规宝石学方法,对黄色葡萄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黄色葡萄石具有典型的显微交织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显示了硅氧官能团的振动在900-1100cm~(-1)和400~800cm~(-1)波段产生特征吸收峰,同时OH~-的振动产生了3495cm~(-1)红外吸收峰和320cm~(-1)、390cm~(-1)拉曼吸收峰。紫外可见光谱显示,葡萄石具有430nm和580nm的吸收带,推断其黄色调是由Fe~(3+)致色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海水黄色物质荧光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海水黄色物质,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9月1-2日,利用荧光测量法,现场测量了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相对强度,首次获得了我国海区黄色物质分布数据。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强度主要分布特征为:胶州湾黄色物质荧光强度高度区分布在沿岸,尤其在河口附近;湾口次之;湾中部区域再次之,湾口外侧最小;胶州湾黄色物质垂直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与胶州湾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尤其与沿岸径流有关,因此,初步认定胶州湾黄色物质为陆源物质,由沿岸径流携带入海湾。  相似文献   
19.
为监测珠江口河网区水体的盐度变化,基于同步测量的水体黄色物质、盐度和水体表面光谱数据,利用MATLAB分析了水体光谱反射率和黄色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磨刀门水道,反射率与黄色物质在400nm处的吸收系数g400有较好关系,在R704/R513处,R2=0.70;在虎门水道,g400与反射率比值R703/R488之间也有较强的负相关,R2=0.58。同样,又分析了磨刀门和虎门水道黄色物质吸收系数与表面盐度的关系,都发现了较好的相关性,R2>0.67。根据以上分析,得到了一种珠江口河网区水体表面盐度监测的新方法,并采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RIS)的模拟数据来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ERIS数据对珠江口河网区咸潮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308%)。  相似文献   
20.
黄、东海海洋黄色物质的卫星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物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黄、东海海域卫星离水辐射率黄色物质反演模式, 并利用2003年4月15日SeaWIFS卫星获得的黄、东海海域离水辐射率(Lw)数据反演给出了黄海中部—东海南部(北起33°52′N, 南到22°00′N; 西起122°36′E, 东止125°28′E)海域的黄色物质分布图。结果分析表明, 研究区给出的黄、东海海域黄色物质吸收系数在0.003—0.13m-1范围内, 与大西洋北海测得的黄色物质吸收系数比较接近, 但明显低于波罗的海和地中海, 更低于世界各地沿海海湾。平均而言, 比在太平洋点测黄色物质吸收系数值高约80%, 达0.09m-1左右。在水平分布上, 黄海海域的黄色物质吸收系数明显高于东海海域, 沿岸水域明显高于远海水域。受长江水系和黄海环流以及沿岸排污等要素的影响, 在长江口以外和黄海中、南部水域及其沿岸附近有明显的高吸收系数值聚集区。同时发现, 在黄海西部沿岸, 由于有较高反射率的高泥沙含量的影响, 对该区黄色物质的反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特别在苏北沿岸和长江口水域尤其如此。而在韩国、日本西海岸、浙江及福建沿岸水域则比较正常的给出了黄色物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