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地球化学屏障中添加剂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置一系列加有不同添加剂的地球化学屏障,利用静态平衡实验,并与未加添加剂的空白实验对比,分析其对U,Co,Sr的阻滞性能;并通过计算Kd值,对屏障的综合阻滞性能进行分析,选出恰当的添加剂。结果表明:NaS2作碱性-还原添加剂,利于核素的化学沉淀反应,而且Kd值显著地增加,屏障对U,Co,Sr的阻滞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2.
针对低频Rayleigh表面波,设计了部分埋入式工字形截面周期波屏障。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结构的频散曲线,分析了带隙的形成机理,讨论了屏障埋入土体深度和截面参数对带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低频超宽衰减域的梯度及分段梯度波屏障并计算了其传输谱。结果表明:周期波屏障存在较宽带隙,板埋入深度和端部尺寸是影响带隙的关键参数,通过参数调节可实现不同频段Rayleigh波的调控。工字形变截面波屏障比等截面具有更优越的隔震性能且节省材料。梯度及分段梯度波屏障显著拓宽了衰减域的频率范围,对1.5~20 Hz范围内的Rayleigh表面波实现了全覆盖,用小尺寸控制了大波长。  相似文献   
23.
某核废物填埋区土壤对Sr吸附的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处理极低放废物采用的是就近地质填埋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及添加剂,建立人工屏障,以最大限度地阻滞核素进入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中。这里通过研究某地土壤对Sr的吸附,做了动态模拟试验,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不同高度柱体的对比实验。经实验表明:填埋区土壤TY29+1%人造沸石作为填埋场屏障材料,可营造“碱性~还原”氛围,对阻滞Sr迁移非常有效。不同高度柱体对比实验表明:当柱高度之比为1:2:3,C/C0=0.5时,其累计输出的流量之比为1:1.96:2.16,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0.62、0.52、0.54。由此可见,随高度增加,吸附性能呈增高的趋势,且柱体渗透性降低。在柱体吸附一段时间后,三个柱的吸附能力都出现了减小的突越,这与在吸附过程中前期为物理吸附进行的较快,后期为化学吸附进行的较慢有关。  相似文献   
24.
张伟民  谭立海  边凯  牛清河 《中国沙漠》2016,36(5):1207-1215
地形在金字塔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字塔沙山通常形成于山前地带,应属于地形屏障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沙丘类型。首先,上升气流的发育是山前风阻区气流的主要特征,地形屏障是上升气流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沙山的坡脚、坡中及坡顶分别是上升气流的启动区、发育区及衰退区。上升气流是沙山增高增大发育的主要机制。其次,金字塔沙山多发育于局地环流发育较强的地带,局地环流与区域风况配置是形成复杂沙丘类型的重要因素。本区局地环流偏南风不仅持续时间长,且受到鸣沙山微地形的影响,下坡气流较强。实地观测结果破解了常规气候台观测数据难以揭示上升气流及局地环流对金字塔沙丘形成发育的影响。第三,下附地形在沙山形成发育过程中决定着沙丘发育的“临界尺度”,即丘体达到“临界尺度”的时候,坡面上升气流及风速放大作用逐渐显现,促使丘体增高增大发育,随着沙丘形态与上升气流的互馈作用进一步增强,金字塔沙丘逐渐形成演化为高大沙山。实地观测进一步证实了金字塔沙山是纵向(横向)沙丘形变的一种形式。并提出了金字塔沙山在地形条件下形成演化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25.
刘焕启 《地球》2013,(4):29-33
正从我国生态林工程分布版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各占半壁江山,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开始建设以来,防护林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取得了明显的防沙治沙效果。在新形势下,在加强防护林工程的同时,  相似文献   
26.
单楠  阮晓红  冯杰 《水科学进展》2012,23(4):581-589
在总结水生态屏障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对水生态屏障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生态屏障的定义。从河流、湖泊、水库3种主要水生态屏障类型说明水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并从生态学、水文学、地理学、遥感学的技术应用评述了水生态屏障宽度的界定方法。目前,对水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流域尺度下水库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界定是水生态屏障宽度界定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综合水文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地形、遥感、地理信息等多学科理论及技术手段构建流域尺度的生态水文模型是界定水生态屏障及其水库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夏唐代  孙苗苗  陈晨 《岩土力学》2011,32(8):2402-2408
与Aviles等学者的多重散射隔振理论相比较,采用更为完整的Fourier-Bessel函数系的级数展开表达式来研究弹性波入射下的多重散射问题。引入Graf加法定理,并结合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推导了无限均匀弹性介质中任意分布的多个弹性圆柱体对于平面水平向剪切波(SH波)入射时散射系数的理论解析解。随后,取圆柱体分布于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上,则问题演变为双排弹性桩屏障对于弹性波的隔离问题。引入无量纲位移(屏障后土体总的位移与仅由入射平面水平向剪切波引起的位移的比值)和透射系数(屏障宽度范围内无量纲位移的几何平均值)的概念来研究屏障的隔振效果。重点讨论了双排桩间距h以及桩土的剪切模量比ξ对于屏障整体隔振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双排桩屏障的隔振性状。特别地,当h=0时,该问题退化为常见的单排非连续屏障的隔振问题。  相似文献   
28.
甘肃内陆河流域生态功能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张掖生态功能的重要意义入手,阐明了祁连山森林、湿地、人工绿洲成板块结构镶嵌分布,组成了强大的生态屏障,阻止了沙漠化的进程。针对张掖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张掖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提出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管理及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为甘肃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地理教学》2011,(9):61-62
氢气爆炸非核爆炸此次福岛核电站爆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核爆炸”,实则不然。此次的l号、3号机组爆炸,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结合发生的常规化学反应,而非人们想像中的如原子弹般的爆炸。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核科学专家曹学武教授介绍,核反应堆从里到外一般有三道安全屏障,即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  相似文献   
30.
<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神州大地的山川秀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一个务林人我们既有绿化祖国的职责,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