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广西大厂黑水沟锌铜矿床的发现是深部找矿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矿床的围岩蚀变以矽卡岩化为主,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围岩中典型的矽卡岩矿物符山石,这对该矿床的形成及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符山石主要分布在退化蚀变阶段,属于含水矽卡岩产物,并与矿床的Zn-Cu矿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矿床矿化的找矿标志,利用原位LA-ICP-MS技术对符山石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符山石均富铝,并与区内矽卡岩及深部花岗岩富铝的特征一致;微量元素结果显示符山石中富集大量成矿元素,如Zn、Sn、Bi、W、Ga、Sr等,它们以类质同象的方式置换了晶格中的Mg2+、Fe2+,推测在退化蚀变时期的成矿流体已富集大量的成矿元素,从而为后期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稀土元素研究发现,所有符山石均具有与深部隐伏花岗岩近似平行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该矿床的形成与深处隐伏岩体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2.
黑柱石是一种少见的含钙铁硅酸盐矿物。通过富含黑柱石的青海省双庆铁矿区与仅含少量黑柱石的福建省马坑铁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认为矿床中黑柱石的产生与中基性火成岩的参与有关;黑柱石的解体与硼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53.
东川拖布卡金矿矿化层位与找金方向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5,24(3):243-253
超大型拖布卡金矿的发现,表明东川地区具备找金前景.“黑层”是金的成矿前提,断裂加蚀变是成矿必备条件,基性与中性岩脉在容矿层中的侵位,是找富金的重要标志.金成矿全过程应是多旋回(晋宁、华力西、燕山、喜马拉雅山)成矿作用,且受剪切破碎带控制的黑层型金矿.  相似文献   
54.
黑竹沟探险     
科考队爱到四川的黑竹沟去探险,听说此事后,嘟嘟软磨硬缠,终于得到了舅舅的同意。  相似文献   
55.
以1991年至2008年广东省恩平市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普通黑光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诱虫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蛾年总诱量与年总降雨量呈正相关,稻飞虱成虫年诱量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稻纵卷叶螟蛾与主要为害的5、6、8月降雨均呈正相关,与7月降雨则呈负相关;稻飞虱与5、7、8月降雨均为负相关,与6月降雨为正相关.此外,热带气旋个数与稻飞虱年诱虫量呈负相关;与稻纵卷叶螟蛾年诱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稻纵卷叶螟蛾与稻飞虱与气象因子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对普通黑光灯诱虫量有极大的影响,可间接预测预报两迁飞性害虫的发生量,为准确预测预报两迁害虫为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玉林冬季免耕马铃薯分期播种试验及优质高产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林市主栽的马铃薯品种黑龙江K 3紫花,采用稻草免耕、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三种栽培措施分五次播种进行试验,表明,稻草免耕技术不但对地面温度、土壤湿度有很好调节功能,而且与地膜覆盖和常耕栽培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播期为11月30日的产量最高,播期为12月10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57.
马国桃 《地质学报》2009,83(5):671-679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矿床为近期新发现的一个规模在中型以上,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本文测试了黑牛洞铜矿床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36.43±0.77 Ma,说明黑牛洞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结合矿区附近李伍富铜床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年龄,表明黑牛洞铜矿床与李伍铜矿床为同一时期形成的矿床,两者成矿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岩浆热事件有关,这对于重新认识李伍铜矿床外围找矿潜力和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正近年来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作为潜在的勘探层系越来越被重视,许多油气地质调查工作者针对烃源岩特征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认为松辽盆地及外围二叠系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较高的油气勘探前景(陈树旺等,2013;朱志立等,2017)。但由于松辽盆地内的二叠系被上覆地层所覆盖,埋藏深度大,揭示二叠系  相似文献   
59.
黑棘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暖温性中下层经济鱼类,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洋捕捞鱼类和增养殖对象。然而,目前有关黑棘鲷的微卫星标记研究报道较少,难以对其种质资源状况作出精确评估。本研究采用SLAF-seq技术测序共获得22489个二至六碱基重复的黑棘鲷微卫星序列,短重复序列(二、三碱基)占总微卫星序列的90.8%,长重复序列(四至六碱基)占有9.2%。经过157对随机合成引物的多态性筛选,开发出49个高多态性的黑棘鲷微卫星标记,其中短重复序列位点有25个,长重复序列位点有24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2—20(均值为8.3),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97—0.938和0.122—0.922(均值分别为0.663和0.70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18—0.897(均值为0.655)。经Bonferroni校正后,有47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各位点间未检测到连锁不平衡现象,仅2个位点偏离HWE。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具有高多态性,蕴含的遗传信息含量较为丰富,能够为黑棘鲷的种群遗传资源评估提供数量充足、类型多样的有效分子标记。跨物种扩增结果显示,有43个黑棘鲷微卫星标记可在9种鲷科鱼类中成功扩增,其中28个标记在太平洋棘鲷(Acanthopagruspacificus)、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latus)和澳洲棘鲷(Acanthopagrusaustralis)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2个标记在平鲷(Rhabdosargussarba)、蓝点赤鲷(Pagruscaeruleostictus)、真赤鲷(Pagrusmajor)、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及黄牙鲷(Dentex hypselosomus)中具有通用性。这些通用性标记可为阐明鲷科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和棘鲷属鱼类的群体遗传学分析提供新的标记来源和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