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026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蒋明镜  付昌  贺洁  申志福  朱方园 《岩土力学》2015,36(Z2):639-647
天然气水合物以胶结及孔隙填充等形式存在于深海能源土中,开采时因其分解会劣化地层力学特性进而引发海底事故,使得人们对能源土开采过程进行中力学特性的变化愈发重视。在前期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将一个温度-水压-力学二维微观胶结模型引入离散元商业软件PFC2D中,通过对排气、排水性较好的土体进行升温及降压法开采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胶结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分析了颗粒接触分布与颗粒平均纯转动率(averaged pure rotation rate, APR)在水合物分解时的变化情况。升温分解过程中随温度升高,颗粒总接触分布各向异性程度增大;胶结接触逐渐减少并始终保持主方向为水平方向,无胶结接触增多并始终保持主方向为竖直方向;APR值逐渐增大且正负值分布逐渐趋于集中。降压分解过程中随反(水)压降低,颗粒总接触由各向同性分布逐渐发展为主方向为竖直方向的各向异性,APR值较小且分布均匀;恢复反压后,试样进一步破坏,颗粒总接触各向异性更加明显,APR值增大且正负值呈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992.
137Cs示踪技术在黑土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37Cs核素示踪和定位监测相结合,研究松嫩平原黑土区3个旱作坡面土壤的流失厚度和流失速率,坡面土壤流失厚度1.20~5.25 mm/a,侵蚀强度1 355.0~7 558.2 t/(km2·a);近40 a来,松嫩平原黑土区年均入河(湖)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别为TN 1.43 t/(km2·a)、NH3-N 15.01 kg/(km2·a)、NO3-N 8.51 kg/(km2·a)TP 0.42 t/(km2·a)、PO43--P 1.85 kg/(km2·a);土壤流失氮以有机氮为主;水溶态无机氮占总氮的0.51%,水溶性磷酸盐磷占总磷的0.12%。黑土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其输移机理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The Laojunshan Formation is a suite of molasse formed during the rapid uplift of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NQOB). Forty-one samples of sandstone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Sunan and Minle sections in the western sector and the Gulang and Jingyuan sections in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NQOB belt.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those samples indicated: 1) The MgO+Fe2O3T and Al2O3/SiO2 values are higher, and K2O/Na2O ratios are lower in the western sector than those in the eastern sector. 2) All of them are de...  相似文献   
994.
何明珠 《中国沙漠》2010,30(2):278-286
采用水分生态型(包括旱生植物、旱中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生活型(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和一二年生草本)和植物主要光合途径(C3和C4)等方法将研究区的植物种类进行了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s/types)划分,为进一步认知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提供了分析基础。植物功能类群相对集中是阿拉善荒漠植被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主要和植物趋于旱化、生态型相对简单密切相关。按优势功能群依次为:PFTs1(旱生C3一二年生草本)、PFTs2(旱生C3多年生草本)、PFTs3(旱生C3灌木)、PFTs4(旱生C3半灌木)、PFTs5(旱生C4一二年生草本)、PFTs7(旱生C4灌木)和PFTs8(旱生C4半灌木)。气候、土壤理化指标决定着植物功能类群的分布。其中年均降水量、湿润系数决定着植物的生态型、生活型在水平地带上的分布特征,同时,也影响C3和C4植物(海拔梯度上)的分布。土壤容重、砂粒、粉粒含量决定着植物生活型特征,而土壤pH值、Cl-、SO42-和Ca2+决定着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这些结果揭示了极端干旱区植物对胁迫环境响应的多样性,是对极端环境条件下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好生态学解释。  相似文献   
995.
借助地理计量分析方法,以海南岛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41家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最邻近指数与地理集中指数、不同等级类型景区(点)在各行政区内分布的比较,以及景区(点)在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分布差异,分析了海南岛高等级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和模式。结果表明:海南岛高等级景区(点)整体分布较均匀,但在全岛18个市县中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以三亚、海口、琼海和万宁4个聚集区为基础形成了东部旅游带,且优势明显;高等级旅游吸引物数量众多,以自然景观类为主,但相似程度较高,资源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高等级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点状模式的萌芽阶段,放射模式的起步阶段和凝聚+扩展模式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AutoCAD和ARC/INFO的数据共享为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数据共享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臭氧生成效率(OPE)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气光化学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增加了O3控制的复杂性,因此各种有助于O3控制对策制定的指标研究备受关注,臭氧生成效率(OPE)就属于这样一种指标。对OPE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回顾了OPE定义及计算方法的演变,总结了OPE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影响OPE的几个主要因素,指出了OP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要加强的方面。我国OPE研究非常缺乏,鉴于我国城市和区域O3污染形势,建议开展多点位、长时间的OPE观测研究,并结合模式研究深化对我国O3问题的认识,寻找有效的O3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98.
为满足石油成像测井对电缆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针对石油测井数据传输上下速率不对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测井电缆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应用电信宽带接入ADSL技术中的DMT数据传输原理来实现石油测井电缆高速非对称数据传输。对多芯测井电缆数据传输中的串扰问题,通过设置一个串扰抵消自适应滤波器将其精确地均衡掉。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案设计的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9.
建(构)筑物控制爆破拆除的仿真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ABAQUS有限元框架内,建(构)筑物爆破拆除仿真模拟的基本方法。提出了爆破缺口高度的确定方法、结构坍塌的力学判据与结构的离散化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非线性瞬态显式动力学模块模拟结构的失稳及倒塌过程,并用该方法对一个拆除爆破实例进行了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结构的坍塌过程及爆堆形状与实际接近。  相似文献   
1000.
为改善强随机噪声背景中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S/N),提出了混沌振子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对未知同相轴的确定. 本文的时空域双曲滤波(hyperbolic time\|distance relation filter,HTDF)是上述算法的后续处理,即处理得到存在的弱同相轴.HTDF的理论基础是最小平方滤波和混沌振子算法. 为说明滤波过程与效果,对于包括一个反射同相轴的地震记录进行了多道滤波因子计算. 结果表明,与一个输出道相应的双曲滤波因子组具有复杂的时频域结构,突出的特点是振幅谱“波动式陷频”表现;弥补或消除这个不足的方法是与输出道相应的多个滤波因子之间存在的振幅谱“互补”性.利用相同随机噪声背景下的共炮点理论记录,经与域双曲速度滤波、褶积滤波处理方法比较,在振幅谱、子波初至、零相位性、S/N改善等方面,HTDF的滤波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最后探讨了该滤波技术的机理,包括同相轴内各子波间的相似性,以及对组内因子实施的多次有效相加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