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665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749篇
海洋学   919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根据气象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了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完成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逻辑设计,开发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运用JAVA、JSP(Java Server Page)、JFree Chart、POI等技术实现的气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NMSTMIS),实现了气象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气象科技管理业务的网络运行,具有网上在线申报、成果评分、信息检索、统计分析、上传下载、图表显示等功能,建成了精简、高效的网上管理运作模式和气象科技工作流程管理平台。该系统不仅在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网络化管理,而且通过Web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为各类用户迅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系统已在河南省气象科技管理工作中应用,并已推广到云南省气象局等部门,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建立高效率的微生物未培养DNA提取技术和16SrDNA分析技术,在中国大陆钻探深层岩芯中发现微生物存在的证据。从地下430.00米(S1)与1033.77米(S13)深度岩芯中分别提取到微生物DNA,进行16SrDNAPCR扩增,通过对S13样品DNA中克隆得到的54个16SrDNA的序列测定,初步构建了该深度地下微生物群落的系统进化树,发现了23种不同的微生物序列存在。通过DAPI染色证明在地下1033.77米的微生物数量约为1×104个/克岩石,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分析,发现了其中两种微生物(CCSD1305与CCSD1307)的数量为6.6×104 /g岩石与2.18×106个/g岩石。  相似文献   
993.
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GPS与GIS集成的车辆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探讨了导航系统中电子地图的空间数据组织 ,提出了GPS信号与GIS路网数据匹配、快速的邮路选择、最佳路径选择、地图随驾驶方向快速实时旋转技术及语音提示、语音识别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994.
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最新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和数字测绘产品的种类及用途,讨论了有关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和含裂隙双相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导出了四重旋转对称含裂隙双相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与地震波传播的运动方程,并以平面波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山铀矿田广泛发育热液水云母化,且水云母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居多。对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岩石和矿石中粘土组成的定量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随着U元素的逐渐富集,粘土矿物存在蒙皂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伊利石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在本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很好解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矿床的为主的特征;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富大矿起了富集U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6710铀矿区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和成矿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火山岩型铀矿床通常与酸性至中性的火山岩类有关 ,而 6 710铀矿区的铀矿化与双峰式火山岩和基底花岗岩有紧密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中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173± 9 7Ma ,流纹岩为 16 4 8± 0 57Ma。前者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拉斑玄武岩相一致 ;后者为准铝质 (ACNK =0 88- 0 96 ) ,稀土元素 (ΣREE :(2 50 33- 2 95 99)× 10 - 6 )和高场强元素 (Y ,Zr,Nb等 )的含量较高 ,与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基底花岗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2 4 9 9± 5 5Ma ,岩石为过铝质 (ANKC =1 18- 1 2 6 ) ,富集LREE((La/Lu) N=2 8 51-55 0 9)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Rb ,Th ,U等 ) ,与同造山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双峰式火山岩表明该区在燕山早期具有拉张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基底花岗岩代表了海西晚期的挤压造山环境。它们分别为本区铀成矿提供了矿化剂 (CO2 - 3)和铀源。  相似文献   
998.
G-S变换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在电磁场瞬变响应的数值计算中 ,常采用G S变换法作逆拉氏变换 .它是纯实数运算 ,而且只需对较少的拉氏变换变量s值作计算 (通常对每一采样时间选用 1 2个s值 ) ,因而是一种计算速度较快的算法 .但是 ,要对大量采样时间作计算 ,其计算量仍太大 .本文基于拉氏变换的延迟定理 ,建立了一种新的G S变换算法 .数值检验结果表明 ,新算法可成级次地减少对大量采样时间作G S变换的计算量 ,显著提高电磁场瞬变响应的计算速度 .  相似文献   
999.
(接第 1期第 1 6页 )3 富矿分带与控制因素贝茨金矿中不同矿石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的分布与构造背景、围岩岩石及在矿体中的位置有关。根据形态、矿物组成和地质背景可分出几种空间形式截然不同的矿石类型 ,彼此之间由废石或低含金量的岩石所分隔。富矿体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地质及冶金方面的分带在三维空间上是连续的。富矿体的形状和定位与 Peters向斜构造的特征 ,沉积岩的岩石组成以及闪长岩接触带的几何形态和厚度有关 (图 6 A,B)。根据对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围岩类型的研究结果 ,对不同的富矿体进行了分类和判别。 Pe-ters( 1 996 ,1 9…  相似文献   
1000.
18S rRNA基因在节肢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平  张克云  杨群 《现代地质》2000,14(3):255-362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 4 0种节肢动物的 1 8Sr RN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 ,结果表明 ,现生 4个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为 ( (多足类 +鳌肢类 ) (昆虫类 +甲壳类 ) ) ,且表现为辐射状 (爆发式 )分支形式 ;甲壳类的各个类群间也呈爆发式进化 ;介形类的速足介和丽足介两个类群是非单系起源的 ,它们的分化发生在甲壳纲各类群的分化之前 ;所有分析均显示速足介类支系中的金星介科的文杜维异壳介 ( H eterocypris vandouwei)、中华薄壳介 ( Dolerocyprissinensis)、Stenocyprismajor和 H eterocyprissp.组成一个单系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