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风竖井对隧道内的通风换气、车辆动力效应调整以及防灾救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长大型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周围岩土的约束,海底隧道穿岛通风竖井结构的稳定性往往优于水中自立式竖井。但在地震动作用下,受周围岩土的约束及土体变形的影响,隧道通风竖井的地震响应将与普通井筒及井筒式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海底隧道穿岛通风竖井结构的数值模型,考虑周围岩土及底部隧道对竖井的约束,利用时程分析法计算竖井在垂直于隧道轴向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了竖井内力及位移沿深度的分布特点,通过考虑不同类型的岩土材料得到了竖井结构动力响应随场地剪切波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强震发生后通常伴随着余震,余震的发生会加重结构损伤甚至引发倒塌。为了量化研究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结构损伤的影响,以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0条实际的主余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该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依据结构局部和整体损伤耗能指标来评价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框架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序列地震会加剧结构底层柱的局部损伤耗能,特别是对底层中柱的影响更加明显;序列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损伤耗能平均值相对于单主震作用下增加约30%;当余震与主震的第一周期谱加速度指标的比值Sa (T1余震/Sa (T1主震较大时,序列地震对结构损伤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3.
基于试验的花岗岩渐进破坏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泉声  胡云华  刘滨 《岩土力学》2009,30(2):289-296
对取自大渡河流域大岗山电站的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岩样受力过程中内部微裂纹的活动状态,定义了4个特征应力,即闭合应力、起裂应力、破损应力、峰值应力,来反映花岗岩的渐进破坏过程,特征应力也反映了岩石内部的损伤程度。依据特征应力,将试验曲线分为4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分别求取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结果表明,变形模量不仅与围压有关,且与岩石的损伤程度有关,而泊松比只取决于岩石的损伤程度。特征应力可由体积应变曲线结合线性回归技术准确求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考虑花岗岩渐进破坏的本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变形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是应力状态的函数,强度参数(凝聚力、内摩擦角)是塑性变形的函数。将该模型嵌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围压下的花岗岩室内压缩试验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吻合程度较高,模型能反映花岗岩等脆性岩石的峰前非线性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74.
?????????????????????????????ж???????????Mohr-Coulomb?????????????????????????????????????Ч????????????????μ?????????????????????????????????????k????0.8?????????????????????????????????????????????????????????????????С??Mohr-Coulomb??Ч????????????????????????k???????????Mohr-Coulomb??Ч?????????????????????????????????????????????k???0.8~0.9??????  相似文献   
75.
利用ABAQUS软件1:1还原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镇地区在2013年5.8级震群后的典型抗震安置房平面布置图,输入典型地震动记录,通过损伤云图和层间位移角评估抗震安置房的抗震性能。模拟结果与松原地区历次实际震害结果吻合,表明松原查干花地区抗震安置房的抗震能力较强,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水准目标,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76.
A new on‐line hybrid test system incorporated with the substructuring technique is developed. In this system, a general‐purpos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restoring forces of the numerical substructure accurately. The restart option is repeatedly used to accommodate the software with alternating loading and analys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on‐line test but without touching the source code. An eight‐storey base‐isolated structure is test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st system.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tructures, i.e. a superstructure to be analysed by the software and a base‐isolation layer to be tested physically. Collisions between the base‐isolation layer and the surrounding walls are considered in the test. The responses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re reasonable, and smooth operation is achieved without any malfunction.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7.
管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互作用问题是地下管线动力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借助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Standard中的管土相互作用单元(Pipe-soil interaction element,简称PSI单元)并利用直剪试验实测的接触面本构关系,对管线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得到了地下管线在动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对地下管线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8.
以西南地区某滑坡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滑坡的稳定性影响。结合实际施工工序,模拟原始滑坡、有支护结构无降雨作用、有支护结构有降雨作用的滑坡变形特征,对比在不同雨水入渗强度下滑坡的稳定系数,综合评价降雨入渗的瞬态渗流作用对含软弱夹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排水措施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9.
钦亚洲  李宁  许建聪 《岩土力学》2012,33(4):1240-1246
通过将Perzyna过应力理论与临界状态理论相结合,并引入Wheeler旋转硬化法则,提出一个能描述土体初始各向异性及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模型考虑流变发生的下限,在三维应力空间,模型存在形状相似的静屈服面及动态加载面。采用缩放形式的幂函数。本构模型数值算法采用回映算法,借助ABAQUS软件UMAT子程序接口实现。并通过对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的模拟,确定合适的积分步长。此后,分别对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及常应变率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了模拟。模拟中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值,可将模型退化为各向同性模型,并对这两种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1) 对于三轴不排水蠕变,在低剪应力水平下,各向同性模型和各向异性模型模拟的结果相差不大,而在高剪应力水平下,各向异性模型模拟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2) 对于常应变率加载试验的模拟,模型合理反映了土体不排水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现象。  相似文献   
80.
新型螺旋成孔根植注浆竹节管桩是一种新的组合桩型,具有承载力高、技术含量高和安全性能好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型组合桩的抗压承载机制,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抗压数值模拟。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模拟结果,发现桩身竹节处存在2~3倍桩径的应力影响范围,并且存在1.6~1.8倍桩径的空壳区,竹节极限承载力从上到下排列线性增长(除第1节和最后一节)。结果还表明,竹节间距、水泥土厚度、桩侧土弹性模量以及桩端土弹性模量都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有影响,而水泥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则可忽略。以往相似工法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都不能很好地诠释本桩型的受力特性,因此,结合理论分析与抗压受力机制,提出考虑侧阻竹节影响系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