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56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Effects of fucoidan from Laminariajaponica on 2,4-dinitrochlorobenzene induced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reaction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gG, IgM, complement C3 and C4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fucoidan atdose of 1.50 and 300 mg/(kg*d) for 9 days before the hapten challeng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2,4-dinitrochlorobenzene induced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and also inhibited the humoral immunity. Serum C3 and C4 levels were markedly reduced by fucoidan at dose of 1.50 and 300 mg/kg; and serum IgG and IgM levels were reduced by fucoidan at dose of 300 mg/kg.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ucoidan on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suggested that it may be potential medication for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92.
Four bromophenol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xtract of marine red alga, Rhodomela confervoides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HPLC methods.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IR, MS, 1D, and 2D-NMR techniqu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1) 3-bromo-4,5-dihydroxy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2) his (2,3-dibromo-4,5-dihydroxybenzyl) ether; (3) 3,4-dibromo-5-(methoxymethyl)-1,2-benzenediol and (4)3-bromo-4,5-dihydroxy-benzaldehyde. Compound 1 was first isolated from the algae in nature, and 1, 4 were found to have selective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KB, Bel 7402 and A549 cells, 2 showed powerful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n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993.
太湖北部沉积物中铁硫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太湖北部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及间隙水中铁硫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间隙水中Fe^2+的平均浓度是S^2-平均浓度的82倍,其值为9.6~270.5μmol/L。这说明沉积物中是以Fe^3+的还原为主,而非SO4^2-。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AVS,最后为单质硫。沉积物中的Fe^2+的浓度均高于其他形态的铁,约占总铁含量的30%~40%。活性铁的浓度为109.86~208.16μmol/g,仅占总铁的20%左右。沉积物各层中与硫结合的铁仅占总铁的0.12%~2.35%,占活性铁的0.39%~8.36%,通过分析铁硫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蓝藻爆发的时间推断,铁硫化合物的生成不是PO4^3-释放的原因。太湖北部沉积物中Fe—S及P-S之间相互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994.
化疗作为抗肿瘤的常规手段,所导致的骨髓抑制这一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本文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了近年来的相关临床文献及与实验研究文献,提出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诊治应从气血入手,补气养血并适当活血化瘀,同时还应调治与气血生成密切相关的脾肾,以使气血化生有源。只有多种治法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改善化疗引发的骨髓抑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5.
定量评估沙丘的潜在活性程度是沙漠及沙地动态研究的基础工作。目前对于沙丘潜在活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Lancaster给出的M指标(M=W/(P/ET)),然而针对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西北干旱地区,此方法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本文以库布齐沙漠为例采用SEBS模型代替Thornthwaite方法计算蒸散量,并将年蒸散分为四部分代表四个季节计算,以提高蒸散量的精度,并结合地表粗糙度、NDVI、降水、风速等数据利用模糊模型提取各季沙丘潜在活性指数的区域分异,最后结合地貌分类图给出潜在活性的新分级标准。经验证基于模糊模型的沙丘潜在活性评价可以综合多种影响因素,符合我国气候、地形条件下的真实状况,提高评价精度,同时也指出Lancaster的M指标并不适合我国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绿色"生物合成纳米抑菌材料以其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优势已成为纳米技术领域中的一项激动人心的发展策略。为了研究生物合成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本研究分别以山楂果实超纯水提取物和山楂乙醇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生物合成法制备出两种纳米银抑菌材料W-Ag NPs和E-Ag NPs。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光学特性、形貌特征以及晶体结构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初步检测了W-Ag NPs和E-Ag NP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典型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W-Ag NPs的合成效果较为理想,它的粒径较小、更加均一,并且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检测了W-Ag NPs对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及点状气单胞菌等4种典型的水产病原菌的抑菌圈,并测定了其抑菌动力学曲线、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研究结果表明,W-Ag NPs对四种供试水产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10μg/m L和20μg/m L的W-Ag NPs均对鳗弧菌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鳗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5μg/m L和12.9μg/m L。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制备的纳米银抑菌剂对水产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测量了西太平洋浮游植物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快速光曲线系数,结合相应的生态因子,对西太平洋浮游植物进行了原位光合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走航断面表层浮游植物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值基本在0.2以下,而DY(大洋)断面Fv/Fm平均值仅为0.16,光能利用效率α的变化范围为0.007-0.117,平均值为0.039;相对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变化范围为6.8-113.4(μmol/(s·m2)),平均值为32.72(μmol/(s·m2));饱和光强Ek的变化范围为60.3-1662.7(μmol/(s·m2)),平均值为846.83(μmol/(s·m2))。DY断面Fv/Fm最大值水层与DCM层(叶绿素最大层)相吻合,既保护了浮游植物光反应中心不受强烈光辐射影响,又支持了DCM层浮游植物相对较强的光合作用和对整个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DY断面浮游植物具有极低的光能利用效率却需要较高的光强来达到光饱和,导致这种生活环境下浮游植物处于一种低活衰老的状态,这是造成某些大洋海区低生产力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页岩气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能源,是实现现代多元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HKY-3压力传递实验仪研究不同盐溶液对页岩井壁稳定的影响规律。此外,基于离散元颗粒流模型,重构纳米颗粒拖拽力,模拟流体粘度及颗粒粒径、浓度、形状对页岩孔隙封堵效率。结果表明:(1)物理封堵方面,颗粒大小和浓度明显影响封堵效率,当颗粒最大值小于孔隙出口时,颗粒粒径由出口尺寸的1/5增加到出口尺寸的1/3和1/2时,孔隙封堵效率分别增加13%和23%。(2)流体物性对页岩纳米孔隙的封堵效果表明,粘度5 mPa·s时纳米颗粒封堵效率比1 mPa·s时高16.26%。(3)化学抑制方面,阻滞页岩孔隙压力传递的最佳的盐溶液及其浓度为20%HCOONa。研究成果可为适用于龙马溪组页岩钻进的水基钻井液体系遴选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及其邻近水域河网水体为试验区, 同步采集现场光谱及水质数据, 研究受测水体的高光谱反射率特征, 并分析非光学活性参数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浓度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各河流水体光谱反射率主要受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a的影响; 在500~680nm波段范围内, 水体光谱反射率大小与CODCr、TP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与单波段相比, 特定波段的反射率比值与CODCr、TP浓度值的相关性较高, 与CODCr、TP浓度值相关性最高的反射率比值波段组合分别为R675/R794R690/R815。选择上述波段组合建立的水质反演模型具有良好的估算精度, 模型估算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2%、32.1%, 表明高光谱技术在珠江口河网水体非光学活性参数CODCr、TP浓度反演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构建20批杜仲黑茶指纹图谱,联合其抗氧化活性建立“谱-效”相关模型,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潜在抗氧化活性成分及生物通路和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杜仲黑茶中主要成分含量;以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主要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BATMAN-TCM等数据库获得杜仲黑茶高“谱-效”相关成分及靶点,通过PPI和KEGG分析对杜仲黑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靶向预测,进一步筛选潜在活性标志物。结果:基于杜仲黑茶指纹图谱对其9种主要成分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7种潜在活性标志物,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芦丁、新绿原酸、绿原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和槲皮素-3-0-桑布双糖苷。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杜仲黑茶-特征成分-靶点网络,其中MAPK3、TNF、IL-6、CXCL8、VEGFA、JUN等为关键靶点,而杜仲黑茶抗氧化活性主要涉及氮代谢、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结论:采用“谱-效”相关和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杜仲黑茶抗氧化活性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