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572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591篇
地质学   1642篇
海洋学   109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出露齐全的西大别地区精确测制了一条比例尺为1:1万的横穿造山带地质剖面.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和变形样式,将剖面经过的区域从北到南划分出南湾、八里畈、浒湾、新县、红安、七角山、桐柏集湍纠忌降?个岩石构造单元.区域构造变形解析表明,在西大别造山带剥露过程中,早期以多幕挤压褶皱和逆冲推覆变形占主导地位,晚期则主要表现为韧性伸展滑脱、正断和走滑改造.结合由榴辉岩推导的热结构特征,认为西大别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样式是一个规模宏伟的、以超高压变质岩为核部并向西倾伏的不对称背形构造,后期的伸展滑脱使其发展成现今所展示的穹隆.  相似文献   
92.
李岗  谷爱民 《岩土工程师》2002,14(4):44-46,48
查明岩石的风化程度,正确划分风化带,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论述了岩石的分带及分带的一些基本方法,手段,其中重点阐明了风化剖面的分带方法。  相似文献   
93.
全球末元古系建系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层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沿江剖面研究历史悠久,已有相当深入的岩石地层、生物层及层序地层研究,并被推荐为国际未元古系候选层邓剖面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研究精度,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震旦系沿江剖面碳酸盐岩同位素化学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岩帽”的δ^13C-3.1‰-3-3.7‰,向上为正偏移,至层序Ⅲ(DS3)最大值达+6.7‰。陡山沱组顶部(DS6)再次出现偏移-2.5‰,构成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同时,^87Sr/^86Sr值表现出向上增大的变化,由陡山沱组度部(DS1)的0.707743逐渐增高陡山沱组顶部(DS6)的0.707965;灯影组蛤蟆井段(DS7)的δ^13C值变化在-2.45‰-+5‰之间(DS8),至石板滩段中部再降至+1.7‰(DS),而后基本保持在+1.7‰-3.6‰之间平衡变动。白马沱段顶部δ^13C再次降至+0.5‰,并有向负偏移的趋势。灯影组的^87Sr/^86Sr值依然出现由老至新递增的趋势(0.708244-0.708993)与当前国际末元古系剖面的化学地层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大部分测线与勘探线重合,地震测线上布没有钻井,而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直接求得的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频率和分辩率要高于震道数据;所以在过井地震剖面上,测井数据可以作为高频信息的来源,但测井数据只是一孔之见,对应到地震剖面上,测井信息只能将井旁道替代为高分辩率的地震道。本文基于信号重构理论,提出了利用测井数据重构高分辩率地震信号并外推支其他地震道上,使整个地震剖面均获得高频信息成为高分辨率剖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提出依据开挖剖面中的楔形体在受到断层作用时其厚度的变化量求解断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分析表明断层水平位移量S与楔形体在断层两侧厚度变化量Δh满足关系式S=Δh/ρsinβ。式中ρ为楔形体在断层走向上的尖灭系数,β为断层的倾角,该关系式不仅能满足纯走滑运动的断层,而且也满足一般斜滑断层,同时提出了在剖面上判断断层水平运动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1999年 3月 15日克孜尔地震之后对克孜尔水库坝体出现的裂缝进行了面波勘探。首先介绍了面波勘探法的基本原理 ,然后通过典型剖面检测与资料处理找出异常区、带并进行解释。试验表明面波勘探法适用于克孜尔水库大坝监测  相似文献   
97.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定向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向上所测得分子氢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且不同样品中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即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定向性不明显;MNDO法计算结果显示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稳定程度大小关系依次为沿〈111〉定向的键心与反键心组合(a.b+b.c)〉六角体空隙(H)〉四面体空隙(T1)〉菱形中心(C1=C2)〉四面体空隙(T2).  相似文献   
98.
皖西南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宿松—东至地区南华纪-志留纪地层露头剖面研究,对其相应的沉积环境、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成果,将南华纪-志留纪地层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组。一级和二级层序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表现为浅→深→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三级层序组海平面上升和下降往往受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冰川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99.
沃尔什变换在测井曲线分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性复杂的变质岩地区实施的大陆科学钻探,是通过采集井下不同深度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场的各种数据,研究地壳特征及演化过程的各种科学问题。利用测井资料达到岩性剖面的重建是大陆科学钻探的重要目的之一。章利用沃尔什变换对钻孔岩性剖面进行分层,大重建的岩性剖面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对于变质岩地区不同岩性的划分还是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
帕米尔—西昆仑前陆褶皱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处于帕米尔—西昆仑、天山、塔里木盆地的交接地带 ,是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结果 ,该地区为晚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由于缺少地震测线、钻井、测井等深部资料 ,对于帕米尔—西昆仑前陆褶皱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地表变形 ,对其深层构造变形研究得较少。2 0 0 0年以来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帕米尔—西昆仑山北麓的乌泊尔、苏盖特、甫沙地区采集和重新处理了大批二维地震测线。笔者在上述地区分别选择品质较好的地震测线 ,综合深层和地表资料 ,建立 3条横穿帕米尔—西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