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45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称为CT,是一种利用在物体周边所得到的某种物理量的一维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理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和依据一系列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CT探测技术在芭蕉箐隧道中探测应用情况.针对芭蕉箐隧道上、下行线中部均出现坍塌,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勘测,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阶段的工作,本次勘探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82.
三峡库区地质背景对土壤元素分布的影响及地方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远平  唐将  王力 《地理研究》2007,26(3):470-476
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大面积系统采集土壤表层样品、测试分析、数理统计,探讨了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与泥岩母岩区两种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中52个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灰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富集而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贫乏,As、Br、B、Sb、C、F、I、Li、Mo、CaO等元素在灰岩母岩区土壤中含量大于泥岩区2倍以上。泥岩母岩区土壤元素含量比灰岩母岩区高的元素仅有Ba、P、Sr、Na2O、SiO2。元素分布的差异与三峡库区的地氟病与克山病分布关系密切,地氟病高发区主要分布于灰岩母岩风化形成的高氟土壤区,克山病则主要发生于泥岩母岩风化形成的低硒土壤区。地质背景对地方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农业及城乡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80年代以来 ,肝胰脏细小病毒病在养殖中国对虾中广泛流行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作者采用免疫金银染色 (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IGSS)技术 ,对患病对虾肝胰脏中的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 IGSS染色的病虾肝胰脏上皮细胞核内出现了黑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 3~ 15μm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与 H- E染色切片上出现的肝胰脏细小病毒包涵体在发生部位、形态和大小上皆一致 ,故而认为该结构为HPV包涵体。证明 ,免疫金银染色法是一种可应用于中国对虾肝胰脏细小病毒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adelung`s病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6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12月间我院影像及临床科室证实的Madelung`s病16例。男性15例,女性1例。应用GE Process F-II型多层螺旋CT扫描机以及XGY OPER-0.35T永磁性磁共振扫描仪。行颈部及下颌部扫描。磁共振扫描常规应用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6例病人中4人表现为颈后部、双侧肩部皮下脂肪过度堆积;9例患者表现为双侧颌下脂肪层增厚、双侧咽旁间隙、腮腺周围间隙脂肪过度堆积;3例病人表现为双侧颌下、颈前部、双侧锁骨上窝深浅筋膜间隙脂肪组织过度堆积。CT及MR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其内血管分布与走行未见异常。磁共振压脂像显示为正常脂肪组织,未见其它异常信号显示。  相似文献   
85.
植被高光谱特征分析及其病害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光谱(hyperspectral)遥感是20世纪末地球观测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之一。根据植被高光谱数据的植被冠层光谱反射特征和诊断性光谱吸收特征,利用光谱连续统去除法,探讨光谱一阶微分反射比(FDR)和从连续统去除的光谱吸收特征中获得的波段深度(BD)、连续统去除后微分反射比(CRDR)、波段深度比(BDR)和归一化波段深度指数(NBDI)等光谱特征参量。结合多时相的条锈病小麦PHI航空高光谱影像,分析条锈病对小麦光谱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并运用光谱特征参量和波谱角制图(SAM)技术监测和识别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86.
三疣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搞清养殖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2002-2004年在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地养殖场,从濒死的梭子蟹体内分离出1205-11和1205-21两株菌。通过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这2株菌分别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葡萄牙假丝酵母(Candida lusitaniae)。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这2株菌是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菌,葡萄牙假丝酵母为继发性感染病原,蟹体外部的损伤及蟹之间相互残伤可能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7.
武汉大学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提出一套适用于隧道结构和病害监测的硬件集成方案,研发了一套高效快速获取地下空间结构三维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了隧道结构表观几何特征和病害监测成果高精度提取,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检测装备的研发,实现了轨道交通全断面病害的智能检测与隧道服役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但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病害频发和防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往往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使对虾养殖业成为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针对我国对虾养殖业存在的主要危害因子如病原微生物、真菌毒素和环境胁迫等,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多年来从对虾免疫反应和生长代谢调控角度,探讨了对虾应对外界刺激的内在机制。同时,研究开发了水产专用的微生物制剂、抗病功能蛋白以及生物饲料等新型的安全投入品,开展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研究团队多年来在对虾病害防控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9.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apid procedure for diagnosis of penaeid viral disease using the immune serological method. The SPA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coagglutination tes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enaeid viral disease has yielded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PA is used in China for diagnoses of viral diseases of marine invertebrates, especially penaeid shrimp. The SPA early diagnostic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accuracy, rapidity,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low cost, high specificity, strong sensitivity and micro-detectability, and easy dissemination and adaptability in prawn farms.  相似文献   
90.
利用几种植物萃取物与增效剂、分散剂、渗透剂配伍,制成ML灭虫精。经实验表明:其对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三代虫、鱼虱等体外寄生虫杀灭有效,有效浓度为0.3~0.5mg/L,杀灭时间1~5天,对鱼类的安全浓度范围为3mg/L以下。用药后经遗传毒理学微核测试证实,其对鱼体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经环保监测部门检验也证实鱼体上无药毒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