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6篇
  免费   1126篇
  国内免费   933篇
测绘学   277篇
大气科学   548篇
地球物理   1771篇
地质学   2010篇
海洋学   58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4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bout half a million marine gravity measurements over a 30×30 area centered on Japan have been processed and adjusted to produce a new free-air gravity map from a 5′×5′ grid. This map seems to have a better resolution than those previously published as measured by its correlation with bathymetry. The grid was used together with a high-degree and -order spherical harmonics geopotential model to compute a detailed geoid with two methods: Stokes integral and collocation. Comparisons with other available geoidal surfaces derived either from gravity or from satellite altimetry were made especially to test the ability of this new geoid at showing the sea surface topography as mapped by the Topex/Poseidon satellite. Over 2 months (6 cycles) the dynamic topography at ascending passes in the region (2347N and 123147E) was mapped to stud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Received: 15 July 1994 / Accepted: 17 February 1997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空间模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春  吴国雄 《大气科学》1997,21(2):161-169
本文用1959~1994年6、7、8月全国范围47个5°×5°经纬度网格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降水异常空间模的月际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用西太平洋副高指数及青藏高原指数#FKB#FS分析降水异常空间模与环流的关系,为检验环流指数与降水相关场的整体信度,还对8月份降水资料进行了Monte-Carlo检验。结果表明,夏季总降水异常的空间模在每一月份中并非表现得同样清楚,江淮流域与河套及华南的反相关在8月份表现得最清楚。而青藏高原中东部南北两侧的负相关在6月及8月很清楚,7月份次之。8月份西太平洋副高北界异常对江淮流域与河套及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反相关的产生有很大作用。副高稳定偏北时,河套、华南易涝,江淮易旱。反之亦然。青藏高原指数#FKB#FS与逐月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上高压及低涡活动对高原中东部南北两侧负相关的产生有一定作用。当高压活动偏多时,北侧易旱、南侧易涝。并且6月及8月的作用较大,7月较小。另外,8月份副高活动对这一降水异常空间模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3.
禾青井动水位对断层蠕动与慢地震过程的响应初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立军 《华南地震》1997,17(2):39-44
以湖南禾青井深井水位观测的异常图象为例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动水位观测有可能直接反映出断层的滑动或断层的慢地震过程,前者可能为地下水物理参量的观测与研究提供亲折思路,后者则可能对震源物理学的发展和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4.
中国重力异常的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11,自引:19,他引:1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原理,利用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分解,并从其中划分出有意义的剩余异常.模型结果证明方法有效.由于本文方法可以将重力异常分解成各种几何尺度意义下的不同成分,这为重力解释和研究地壳的结构提供更多更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5.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层重力图像方法是依据三维地震波速的层析成像结果,通过速度与密度相关关系,转换得到分层的密度结构模型,计算并给出各分层在地表的重力异常分布图像.以中国大陆为例,给出其不同深度的7个分层的重力异常图像和不同分层叠加的综合(或总合)重力异常分布图像.经过与实测的中国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重力场特征相当一致;分层重力图像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分布.  相似文献   
146.
汛期HLAFS产品在低纬高原地区预报能力客观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旭  何华  许美玲 《气象》1997,23(8):38-42
为充分使用我国暴雨模式(HLAFS)数值预报产品,该文对1996年汛期HLAFS在低纬高原地区预报能力进行客观检验和效果分析。其结果表明,HLAFS对高度、气温等形势场有较好预报能力;物理量预报中的动力要素场(垂直运动)和水汽要素场(水汽通量散度)能较好反映云南强降水过程,有较好参考价值,热力要素场(θse300-θse700)预报效果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订正。  相似文献   
147.
采用高精度拉科斯特重力仪在辽宁西部地区进行多期重力重复测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基础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加深了辽宁西部地区重力场变化的认识。特别是1994年10月和1996年7月,在测区内及其附近相继发生ML4.9级和ML5.0级地震。而这两次地震为1988年以来在辽宁西部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通过对该区流动重力资料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研究分析,从中获得了震前重力变化的某些前兆信息。通过对该  相似文献   
148.
永登5.8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祝意青 《地震》1997,17(2):205-211
着重分析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异常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对这次地震的探讨性分析,进一步说明流动重力测量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一定的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9.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限差分层析反演方法用于大别造山带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上部地壳初至波的走时层析成像,得到这一剖面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结构图像表明,在南大别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发现榴辉岩相岩石,其下方3km深度以内的基底仍具有大陆地壳构造中正常的结晶基底速度(6.00km/s左右);北大别地区在整个上地壳保持正常的速度,而在超高压带下方3km深度以下为6.20-630km/s的相对高速异常区,这一现象可能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含量增大有关.同时还表明,南大别和北大别之间至少在上地壳已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的水吼一五河断裂可能是大别造山带内部的主要构造分界线.  相似文献   
150.
1.I~ductionThenorthernmarginoftheQinghai-TibetplateauincludestheAltllnMis.,theQilianMis.,KunlunMis.,theQaidambasinandthesouthernTarimbasin.ThisareaistCctonicallycharacterizedbyintensiveCenozoicdeformationwithcomplicateddeformationalmechedsm(Molnaretal.,1987;Zheng,1991;Culetal.,1994;Ding,1995andXuetal.,1996).Thedeformationalmechanismsincludethrust-napping,strike-slipping,extensionandblockrotation,aswellassimultaneousupliftingandtypicalbasin-rangetectonics(CulandXu,1996).IntermsofCenozo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