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369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微生物参与下的水/粒界面吸附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近年来微生物存在下的水/粒界面吸附反应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矿物微粒对微生物的吸附和微生物参与下的水/粒界面吸附;目前,这些吸附反应的定量化模型研究主要有体积分配关系和表面络合模型两种方法。其中,体积分配关系可从野外直接测得;而表面络合模型是采用不受溶液条件变化影响的准热力学常数来描述表面化学反应,能外推至实验室无法直接模拟的条件。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在环境中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微生物参与下的水/粒界面吸附和可预测吸附程度的定量化模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2.
保证国家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基础研究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基础研究是建立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之一。应加强成矿动力学研究,努力开拓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新领域,注意发现矿床新类型,挖掘空白区,矿集区找矿潜力,加强深部找矿和成矿域,带研究,实施资源环境一体化,尽快建立我国矿产资源资源基础研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3.
无机盐类对干酪根生烃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和热解气相色谱仪(Py-GC),对采自东营凹陷和松辽盆地的烃源岩干酪根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探讨了地层水中所存在的无机盐类对生烃过程的影响,求得了不同盐类作用下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对干酪根的热解生烃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氯化盐类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催化作用,其他盐类表现出正的催化作用。这种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或提高反应的频率因子而表现出来的。最后,对无机盐类的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电子诱导效应理论可以初步解释无机盐类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4.
针对我国盐湖硼资源的特点 ,模拟合成MgO·2B2 O3-1 8%MgSO4 -H2 O过饱和溶液 ,在 40℃恒温静置条件下 ,跟踪结晶动力学过程。拟合并给出结晶动力学方程 ,同时对结晶机制进行了探讨。析出固相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进行物相鉴定。  相似文献   
195.
采用结晶动力学方法对Li2 O :B2 O3=1 :4和 1 :5在 2 0 %LiCl-H2 O中的过饱的溶液在 2 0℃时的结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两种不同Li2 O :B2 O3(摩尔比 )配比的过饱和溶液均析出LiB5O8·5H2 O一种固相 ,通过X -ray粉末衍射、IR光谱和热分析对结晶析出固相进行了表征。同时拟合给出了结晶动力学方程 ,并对结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6.
"后Urey模型时代"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最近十几争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几个热点,包括能处理重元素的同位素分馏的核场效应理论、基于晶格动力学及声子的密度函数微扰理论计算的固体同位素分馏理论、稳定同位素的微观反应动力学理论,以及含压力变量的同位素分馏理论。这些新理论,表明长期基于Urey模型或称Bigeleisen-Mayer公式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时代已经结束,更精确、更丰富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之中。  相似文献   
197.
H+和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铝释放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流动搅动法研究了在模拟酸雨和低分子量有机酸条件下可变电荷土壤铝释放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pH3.5的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和黄壤中流出液铝的浓度范围约为15~40μmol/L,铝的释放快反应来源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机络合态铝,铝的释放慢反应对应于含铝矿物的溶解。赤红壤和砖红壤上在0~300min内流出液铝的浓度范围约为1~5μmol/L,流出液pH值大于4.5,对H 的缓冲作用表现为阳离子交换、SO24-的专性吸附释放OH-和矿物表面的质子化;当流出液pH值小于4.5时,H 开始溶解土壤中的含铝固相,铝释放的最后浓度为20~30μmol/L。用相近pH值的有机酸溶出土壤铝的浓度比pH3.5的模拟酸雨要高,特别是在砖红壤上,开始就有大量铝的释放,其浓度为20~75μmol/L,红壤上是70~150μmol/L,随时间延长,流出液中的铝浓度分别为10~20μmol/L和20~30μmol/L。有机酸作用下铝的释放机制主要是有机酸被土壤吸附后,有机酸与位于表面晶格中的铝原子形成络合体,促进了铝的溶解;其次是有机酸的吸附掩盖了土壤表面的质子化过程,增强了酸的溶解,以及有机配体对铝的络合作用,增加了铝的释放量。不同有机酸对铝的溶出能力也有不同,其释放铝能力的大小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这取决于有机配体与铝的络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8.
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及其吸附热力学参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属于不同营养水平的3个沉积物吸附磷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比较了不同沉积物吸附磷的差别。结论如下:(1)在本研究条件下,五里湖沉积物吸附磷的Qmax、K、NAP和EPC0均高于东太湖和贡湖沉积物,而m却较低。东太湖和贡湖沉积物与其上覆水间基本保持磷吸附-解吸动态平衡状态,五里湖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磷的趋势;(2)沉积物吸附磷主要发生在00.5h之内,此时间段吸附速率为贡湖沉积物与东太湖沉积物相差不大,均高于五里湖沉积物;(3)温度对五里湖沉积物吸附磷影响相对较小,而对贡湖和东太湖沉积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9.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dsorption of ions pb2+, Zn2+ and Ag+ onto mineral surfaces in a mix system show that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adions adsorbed onto mineral surfaces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ir diffusion rates in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can be fit for the second-order rate equation with good determined coefficients r = 0.800 5—0.979 7. In the near neutral so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xchanged ions K+ and Na+ related to reaction time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fint-order rate equation with r = 0.855 7–0.997 7. Meanwhile, the complex diffusionexchange rate equation is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 ca2 +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as ions Pb2 + and Zn2+ were adions.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ions K+, Na+and Ca2+ release i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adion decrement in solution. This fact may suggest that the complexstion reaction of adions Pb2+, Z2+ and Ag+ with the mineral surfaces was the major reaction process while adions were not entering the phyllosilicate interlayers or CaCO3 lattice to exchange the ions K+, Na+ and Ca2+ at room temperatur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773206)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Grant No. 960504)  相似文献   
200.
聚羟基铝柱撑蒙脱石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keggin离子对蒙脱石进行柱撑制得聚羟基铝柱撑蒙脱石,研究柱撑蒙脱石对Cu^2+,Cd^2+,Cr^3+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未经焙烧的柱撑蒙脱石对Cu^2+,Cr^3+离子的吸附性要比原矿好,而经400℃下焙烧的柱撑蒙脱石对Cd^2+则有更好的吸附性。用腐殖酸对柱撑蒙脱石改性能提高柱撑蒙脱石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柱撑蒙脱石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都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另外还对柱撑蒙脱石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动力学吸附过程可用Elovicb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