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泥炭纤维素中有机脂类物质的提纯工作,并对萃取物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萃取物中检出了一系列甲酯类、乙酯类、少量有机酸及正构烷烃组分。首次检出的脂肪酸乙酯系列化合物多数呈高碳数分布,具偶碳优势。长链正构烷烃主峰碳为nC33或nC31,具有明显的奇碳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炭生成过程的气候条件,记录了气候变化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除去纤维素中有机脂类这一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泥炭纤维素δ13C值检测的准确度,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2.
In this study,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itaconic acid (IA) and crotonic acid (CA) onto the crosslinked chitosan bead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 Grafted chitosan bea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alysis and grafting percentage determination. Grafting efficiency and add‐on percentages values of grafted chitosan beads were determined as 23–29 and 32–47%, respectively. Then, equilibrium isotherms and kinetics of brilliant green adsorption onto grafted chitosan bea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fitted better tha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pseudo‐first‐order model for the adsorption of brilliant green onto grafted chitosan beads. The fit of data for brilliant green (BG) adsorption onto grafted chitosan beads suggested that the Langmuir model gave closer fittings than the Freundlich model.  相似文献   
33.
Chitosan derived from crab shells,was used to prepare the graft polymer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acrylamide (AM) and methacrylato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DMC) as raw materials and ceric ammonium nitrate (CAN) as initiator.The floc-culation ability of the resulting polymer (PCAD) was studied in waste water treatment experiments.Its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mittance of waste water after flocculation.The effects of chitosan and DMC content on PCAD’s flocculation ability wer...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壳聚糖处理对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光密度值结合菌液澄清度法综合确定壳聚糖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其在MIC与2MIC的壳聚糖作用下的微生物生长曲线、电导率值、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alatedehydrogenase,MDH)含量与生物膜生成量等指标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观察其作用后对菌体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综合评价壳聚糖处理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对腐生葡萄球菌的MIC为1.25 mg/mL;菌体经MIC和2MIC处理后,其正常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壁被破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AT与MDH含量降低,其作用效果与壳聚糖浓度正相关;SEM结果显示,与对照CK组对比,腐生葡萄球菌经MIC壳聚糖处理后,菌体形状不规则,表面皱褶;经2MIC壳聚糖处理后,菌体表面产生泡状物且黏附明显,表明壳聚糖使腐生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壁受损,菌体生长受到抑制,胞内保护酶与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能力随之下降,细胞膜结构完整度受到破坏,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35.
脂肪酸酯的分子结构对酯基钻井液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分析脂肪酸酯分子中酯基基团数、饱和度、分子构型、分子量大小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上,选取了6种饱和脂肪酸酯作为研究介质,测试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介质的粘度与密度,分析了影响介质粘度与密度的机理,得出了在低温下介质的粘度大小主要取决于脂肪酸酯中脂肪醇分子链的长度。介质密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脂肪酸酯的分子量,与脂肪酸酯中酯基的位置、α氢的活泼性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36.
用正交试验等方法优选壳聚糖生产中脱钙、脱蛋白质、脱乙酸基等工序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3%的HCl脱钙15h可使制品的灰分含量<1%;用质量分数为8%的NaOH煮沸90min脱蛋白质,可使制品总氮含量<7%;在碱质量分数为42%、物料与碱液配比为1∶40、80℃保温18h的条件下,制品粘度>2000mPa.s.脱乙酰度>80%。  相似文献   
37.
天然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生烃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择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以 10种天然矿物为载体,通过动力学方法考察了天然矿物对脂肪酸酯生烃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地质低温条件下天然矿物对脂肪酸酯生烃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矿物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影响上.粘土、碳酸盐和金属元素对于脂肪酸酯生烃反应具有不同的催化作用,碳酸盐矿物相对于粘土矿物使生烃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过渡金属化合物矿物存在时,催化反应活化能介于碳酸盐和粘土矿物之间.天然矿物的存在能够升高或降低反应指前因子.  相似文献   
38.
近期在室内研制成功了新型的第一代合成基钻井液的代表-酯钻井液:首先成功制备了酯基液,进而从大量的试验结果中优选出了酯基钻井液配方,在此基础上,对酯基钻井液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酯基钻井液体系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储层保护性能和抗污染能力,其页岩抑制性介于柴油基和水基钻井液之间,可以适用于井底温度>120℃的钻井条件。  相似文献   
39.
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与勘探中。为模拟低成熟烃源岩的实际沉积环境,实验选取了抽提有机质后的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四段烃源岩为矿物催化剂,以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下做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脱羧生烃动力学实验。求取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烃源岩层段的pH值与Eh值。结果表明,矿物对脂肪酸酯的脱羧生烃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连串反应模型处理脂肪酸酯的水解反应基本上为一级反应,而生烃反应则基本上为零级反应。认为对于同一类型的烃源岩,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质的生烃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的烃源岩,矿物的组成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