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研究是用紫露草微核技术检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的遗传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SS没有遗传毒性,却有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的作用。其表现是使汞离子所产生的微核率明显下降。因而为扩大PSS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使用安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星康吉鳗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卞小庄 《海洋科学》1994,18(3):66-67
有关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Brevoort)的核型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弄清这种动物核型可为了解其细胞遗传学的特征、确定其在分类和系统演化中的地位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采用大连沿海渔民钓获的活鱼3尾(雌2雄1),于胸鳍基部注射PHA10μg/g体重,2h后再注射秋水仙素溶液3ng/g体重。3.5h后断鳃放血20min,取头肾制成细胞悬液,直接滴片、经低渗、固定、吹干后用吉姆莎染色、镜检,选取60个分裂相较好的计数,确定染色体数目,选出10个中期分裂相显微照像、放大…  相似文献   
13.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牙鲆的染色体及核型证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1994-1996年,分别在威海海洋渔业捕捞公司(石岛)和鸿洋实业总公司龙须岛育苗场采集人工培育的3-5龄牙鲆亲鱼,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牙鲆精子遗传物质失活,并用冷休克法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从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牙好。原肠期采用空气干燥法、Giemsa染色,得到雌核发育二倍体、正常二倍体及单倍体的染色体制片,进行染色体和核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牙鲆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的染色体数均为2n=48,核型为48t,即48条端部着色点染色体,臂数NF=48,两者的核型设有明显差异;单倍体为24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在3个组别中,第一号染色体上都有一明显的次缢痕。雌核发育二倍体牙鲆的诱导率为98%。  相似文献   
14.
鹰爪虾染色体数目与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于1990年,1994年,1997年每年4-7月,在青岛石老人沿海采集爪虾样品,以精巢,胚胎及无节幼体为材料进行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的研究。染色体的制备均采用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察,依据Levan等的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毛菜繁殖方式和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1989-1992年在福建、江苏和青岛沿海采集红毛菜,进行野外观察,并在室内光照强度为70-100μE/(m2·s)的培养架上培养,每两周更换培养液,完成从原叶体到丝状体整个生活周期培养;对福建和江苏红毛菜有性生殖时两性细胞的构造和作用进行观察,并在生活周期的关键阶段用Wittmann方法压片,计数其染色体。结果表明,生长在福建的红毛菜染色体数目为n=6,2n=12;江苏和青岛的为n=8,说明中国的红毛菜至少有两种;细胞学观察证明,两性细胞已完成受精作用,果孢子是受精后的产物;同时,幼年红毛菜还能放散大量无性孢子,双极萌发成为与亲代相同的植物体,这可使红毛菜在短时期内数量剧增。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BAC-FISH 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AC-FISH技术,将包含HSP70基因的BAC克隆定位到栉孔扇贝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长臂上.HSP70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将对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基础支持.同时,本研究是首次对栉孔扇贝低拷贝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的实践,其结果将为栉孔扇贝的染色体的深入研究以及染色体鉴别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