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从犯罪出行距离的角度研究犯罪行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犯罪发生的机理。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作案社区的特征对犯罪者出行距离的影响,尚未综合考虑作案地、居住社区与作案社区差异及出行物理障碍(physical barrier)影响。论文以中国南方某特大城市为例,构建考虑个体层与作案社区层特征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盗窃者犯罪出行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相比作案社区层,个体层的变量对犯罪出行距离的影响更大;(2)出行物理障碍变量会提高模型的解释力,犯罪出行跨越的物理障碍越多,则出行距离越远,且它会影响作案社区中地铁、超市、银行对犯罪出行距离的作用;(3)居住社区与作案社区之间的环境差异对犯罪出行距离有影响,居住社区中的公交站、学校、超市越多,地铁站越少,犯罪者的出行距离越近。研究结论可以为犯罪者的地理画像与警务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