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21.
中国区域缺水问题的发展趋势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两个缺水阶段的特点,即第一阶段是由农田灌溉面积快速发展引起的,第二阶段是供水能力增长缓慢造成的;然后根据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宜农荒地面积和农田灌溉面积的增长情况,分5个地区对我国21世纪的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21世纪我国的需水量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达950×109m3,但供水发展缓慢,因此我国21世纪上半叶区域缺水问题严重。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区域缺水问题的四条对策,即开源、节流、加强污水处理与扩大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22.
甘肃黑河中游湿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甘肃黑河中游湿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湿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恢复黑河中游湿地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甘孜州2009年“7.23”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是引发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其地貌、地表及土壤结构状况本身以及大量地兴修水利,挖掘沙土,破坏生态平衡成为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根据地质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对防灾减灾提出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4.
孙冲  刘福生 《地下水》2005,27(4):236-23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缺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广饶水资源现状以及缺水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5.
王传礼  叶水泉 《江苏地质》2006,30(3):231-235
水泥用灰岩矿是水泥工业的主要原料,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水泥灰岩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着手,分析了江苏省水泥灰岩资源的供需形势,从而提出了合理配置水泥灰岩资源的6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了晋城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通过与先进地(市)比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科学体系的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沟通协调,彻底解决空域申请难的问题;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7.
根据20多年的国内、外有关文献,综合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对策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应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张永康 《江苏地质》1996,20(3):129-136
江苏优质矿产主要有五大类:即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特种用途矿产。江苏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注重开源,开优,开新和开外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加大地质工作投入,实施好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力争实现矿产资源的重大突破。大力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提高全省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水平,形成一批非金属矿产原材料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新矿种,振兴矿业经济。  相似文献   
29.
针对湛江富贵竹产业面临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绿色壁垒”等问题,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对策,促进富贵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随着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的实施和各地规划中海岸线“占补平衡”的提出,对海岸线的管理和保护也进入占补平衡的新阶段。文章通过对海岸线和耕地进行类比分析,在梳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历程、平衡的行政范围设置、平衡的方法等基础上,探索以生态空间支撑发展空间的海岸线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通过编制相关规划,做好新增具有生态功能的岸线来源储备;从岸线价值评估、搭建岸线存储平台等方面研究建立支撑技术方法;建立海岸线占补平衡管理系统平台、异地占补平衡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实施和监管体制,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岸线指标交易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