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基于Hilbert变换的全波场分离逆时偏移成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逆时偏移方法利用双程波算子模拟波场的正向和反向传播,通常采用互相关成像条件获得偏移剖面,是一种高精度的成像方法.但是传统的互相关成像条件会在偏移结果中产生低频噪声;此外,如果偏移速度中存在剧烈速度变化还可能进一步产生偏移假象.为了提高逆时偏移的成像质量,可在成像过程中先对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分别进行波场分离,然后选择合适的波场成分进行互相关成像.本文基于Hilbert变换,推导了可在偏移过程中进行上下行和左右行波场分离的高效波场分离公式以及相应的成像条件,结合Sigsbee 2B合成数据,给出了不同波场成分的互相关成像结果.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高效波场分离算法以及合理的波场成分互相关成像条件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尾波干涉法监测介质波速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川  王勤彩  薛兵  丁莉莎 《地震》2014,34(3):62-73
多次散射形成的尾波由于在介质内部重复采样、迭加和放大的作用,对介质的微小变化十分敏感。尾波干涉法利用尾波的这一特点检测介质的微小变化。近年来利用尾波干涉法高精度检测介质波速变化已经广泛应用到地震学领域和材料无损检测中。本文从尾波干涉法的原理和方法及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介绍,着重介绍了重复地震、噪声和人工源在研究介质速度变化中取得的成果。利用尾波干涉法,可以更精细地了解介质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We present a new model updating technique for the automatic calculation of the small strain shear modulus of geomaterials, based on bender element experiments. The technique searches for the shear modulus that maximi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utput signal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and the output signal acquired from its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extremum finding algorithms, a fixed point technique is used to update the shear modulus at each iteration. This option increases substantially the attraction basin of the absolute maximum correlation and improve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5.
用尾波干涉法监测介质波速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ultiply scattered waves are sensitive to media changes owing to the effect of repeated sampling,superposition and amplification. Based on this characteristic,small-medium changes could be detected by using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In recent years,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stimating velocity variation with high precision in areas such as seismology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tatus of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and especial focus is placed on the research of media velocity variations by using repeating earthquakes,artificial sources,and ambient noise. Applications of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can contribute to the more subtle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in the medium.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提取台站间的面波频散信息,进而进行地下结构研究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并以流动台阵和固定地震台站数据为例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噪声数据处理过程,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提取瑞利面波的频散曲线.此外,对基层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应用固定台站数据资料的技术细节问题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Estimation of Cloud Motion Using Cross-Correla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stimationofCloudMotionUsingCros-CorelationLiZhenjun(李振军)AirForceCenterofMeteorology,Beijing100843ReceivedAugust25,1997;revi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1953~1984年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各区海冰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自相关特性及互相关特性。认为Ⅰ区海冰占有最大权重,又具有较大的方差,在全区海冰中起着重耍作用。冬季,各区海冰相互关联,其余季节,基本上相互独立。各区海冰均提供了气候“贮存”机制,一个季节的冰能影响下一个季节冰的特性;冬季的贮存能力大于夏季,春秋次之;Ⅱ区和Ⅳ区冰的持续性优于Ⅰ区 。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在西南构造活跃区修建的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对蓄水已长达7年并在高水位运维多个周期的云南小湾水库,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M≥1.0级地震进行了精定位处理,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成丛活动特征,库区内外的地震震源深度差别较大.对地震震源深度、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水位及b值分析结果表明:小湾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有水库触发地震发生,触发地震主要分布在沿黑惠江(A)和澜沧江流域(B、C)的3组地震丛中,且3个区的触发地震类型均为快速响应型;在水库蓄水响应活动最明显的地震丛集区A,展现出明显的随水库蓄水水体渗透发生地震"迁移"活动的现象;但库区内也存在着与蓄水关系不大的可能属于正常构造地震的活动,而库区外的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没有什么相关性,很可能是属于正常的构造地震.综合断层展布、岩性分布及震源深度分析,认为水库蓄水引起的溶岩作用和渗透作用及断层活动可能是小湾水库触发地震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编码电磁测深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相关检测地电传输特性的编码电磁勘探法.分析了编码电磁测深原理及参数提取方法.同时记录发送电流信号和多收发距电磁场响应,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解卷积分离接收系统响应后可得到大地的频率特性或时间特性,以此实现地电断面的精细探测.在时间域,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含有丰富的地电信息.通过冲激响应的峰值时间或阶跃响应的晚期渐近值可估计地电阻率分布.基于层状模型的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正演计算结果表明,编码电磁测深法对大埋深薄层目标体有精细的分辨能力.可应用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