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户表、村表与农业用地表的耕地面积差异,主要是由设计普查指标、普查时点、统计口径、登录技术等因素所致。另外,村与村之间界线不清,普查员对三权(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理解模糊,对农户承包口粮田、种粮大户、户之间土地流转等混淆,以及土地全部征收、土地部分征收、土地未征收、"预征土地"等导致耕地面积的差异。由于城市不断向四周拓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土地整理、易地待保、占补平衡进入实质性操作,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对耕地面积的差异评估,产生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各阶升阶多边形之间的逼近程度,求出升阶多边形对Bezier曲线的逼近程度。给出了在曲线生成、弧长求值及面积求值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田瑞敏  张华明 《气象科技》2018,46(5):875-879
雷电水平电场是计算电力架空线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重要参数,为了准确获得该参数值,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对不同地面电导率情况以及距雷电回击通道不同距离处的雷电水平电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电导率均匀情况下,地面电导率越大,计算距离越近,雷电水平电场波形愈加接近模式输入的电流波形,这与雷电水平电场中的辐射场分量较小有关,而增大地面电导率或者增加计算距离都会导致计算结果变小甚至波形出现双极性的特征;(2)地面电导率水平分层情况下,计算得到的雷电水平电场受上层土壤的电导率影响更大,但是下层不同电导率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整体的等效电导率,使得计算结果与均匀电导率情况下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34.
中国北方草原区生产力在区域碳水循环、农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广泛应用于生产力的计算,然而目前来源众多的NDVI数据反映中国北方草原植被时空动态的一致性仍未可知。本研究利用2000—2015年3个来源NDVI数据集(MODIS NDVI、GIMMS NDVI和SPOT NDVI)并以国际上公认的数据准确性较高的MODIS NDVI为基准对比分析了中国北方草原区NDVI时空动态的一致性,并选取适宜的NDVI产品揭示研究区NDVI长期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整个中国北方草原区以及部分草原类型(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温带荒漠草原)GIMMS NDVI和MODIS NDVI 2套数据集无论是数值范围,还是年际波动和变化趋势具有较高一致性(二者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温带荒漠草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7、0.51、0.74),而SPOT NDVI数值远高于其他2个数据集,尤其是在青藏高原草原区,SPOT NDVI数值每年较另外两套数据集约偏高0.15,表明该区域使用SPOT数据应慎重。部分温带草原类型(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GIMMS NDVI和SPOT NDVI数据集在年际波动以及变化趋势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60),但温带草原区3种数据集NDVI数值范围整体相差不大,小于0.06。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进一步采用时间序列最长且与MODIS NDVI一致性最好的GIMMS NDVI分析了研究区NDVI的时空动态,发现1982—2015年中国北方草原区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25%的区域达显著水平(p<0.05),主要集中在温带草原区;高寒草原区NDVI大部分区域变化不显著且有一定比例的区域NDVI呈显著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以为模型数据集选择和预测中国北方草原区植被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利用乌鲁木齐市1951—2015年逐日最低气温(TD)、日平均气温(TT)资料,依据《寒潮等级》国家标准,以TD、TT为定义指标来普查寒潮降温过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种指标统计的寒潮降温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指标方法统计的降温频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际、季节时间尺度上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TT法统计的年降温频数减少趋势显著强于TD法;90%的降温过程持续时间在1~3 d,TD、TT法统计的最长降温持续日数均出现在11月,且不同降温幅度的频数最大值亦在秋季;以TD、TT法统计的全年95.5%和94.6%的降温过程达不到寒潮的标准,2种方法统计的寒潮等级频数均表现为一般寒潮强寒潮特强寒潮;2种方法统计的寒潮频数在年际、季节尺度上均呈现减少趋势,峰值期分别为4月和10月,20世纪50年代为多发期,2001—2015年为相对少发期;TT法统计寒潮频数未来持续性强度弱于TD法;相关性分析发现,寒潮频数与年均TD、TT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年均TD的相关性强于年均TT,表明TD是影响寒潮频数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36.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速度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地震学有关领域中,地下介质的薄互层特性与裂隙的定向人布在长波长假设下会产生等效的地震各向异性特性,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和深度发生的变化引起了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因为速度拾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油气勘探中动校、偏移、AVO和时深转换的结果。本文着重讨论了传统速度分析的局限性,分析了薄互层引起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速度分析的现状和结果,实例讨论了各向异性效应对偏移处理的影响,表明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37.
应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模型提取橡胶林信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橡胶林的无序和不合理种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快速监测橡胶林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对橡胶的合理种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多时相的Landsat TM数据为基础分析橡胶林的季相和光谱特征,确定橡胶识别的关键时期和特征参数,构建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开展橡胶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可反映橡胶的季相特征,以TM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陆表水分指数LSW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作为橡胶识别的光谱特征参数,橡胶休眠期是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橡胶提取的最佳时期。相比于单时相数据,利用包含橡胶关键物候期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得到更高的橡胶林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38.
王宇  谭大诚  邱大琼  张锋  陈亮 《地震》2021,41(2):180-189
和田地电场台站距离2020年6月26日于田MS6.4地震震中约305 km, 该台不同方位测道之间相关系数均值在0.8左右, 应用多极距原理获知震前两月该台地电场数据中“近场”信息较复杂, 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计算该台不同极距测道的优势方位角α和不同方位测道间相关系数δNS/NW, 获知震前数月长、 短极距αδNS/NW存在不同的异常现象。 2011—2019年, 和田台周边300 km范围发生了6次MS5.0以上地震, 这种异常现象的差异具有类似特点。 这反映出在同一场地, 地电场长、 短极距观测装置对周边中强地震的映震能力可能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40.
房世波  韩威  裴志方 《遥感学报》2020,24(3):326-332
2020年初非洲东北和印巴边境沙漠蝗群席卷多个国家,大面积农田及自然植被被啃食,是什么气候条件促成了此次沙漠蝗灾?距离中国最近的印巴边境蝗群成为研究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蝗灾对当地植被的影响如何?其发展趋势如何?从气候学上分析,蝗灾历史上是否曾经或者未来是否向印度东边迁飞而进入中国呢?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气候观测数据,对沙漠蝗群可能扩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沙漠蝗群的啃食,2020年1月和2月,在蝗群分布区大面积植被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较常年大幅度下降,2月(2月3日数据)的啃食面积较1月明显扩大;(2)发生在2018年5月和10月两次印度洋飓风和2019年12月强热带风暴等几个罕见气旋给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带来的强降水,是本次非洲-西亚蝗灾的形成重要原因;(3)从影响沙漠蝗群起飞的气温和沙漠蝗虫适合的降水条件来看,历史上或未来沙漠蝗群迁徙到印度东边的机会很少,进入中国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