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1095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667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不同的GNSS采用的坐标系定义几乎相近,但参考椭球及其坐标实现不同,这将影响多GNSS融合导航定位效果。根据各GNSS坐标系所采用参考椭球的基本常数,计算比较了不同坐标系参考椭球参数的差异;导出了相应的正常重力公式,比较了这些正常重力公式确定的正常重力值差异;最后分别从坐标系统的定义与实现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GPS(BDS)与Galileo和GLONASS所使用的参考椭球引起正常重力差约为0.15和0.30 mgal;2)GPS与BDS,Galileo及GLONASS所使用参考椭球引起纬度分量最大差异约为0.1 mm,3 cm和3 cm,高程分量约为0.1 mm,0.5 m和1 m;3)各GNSS所使用坐标框架间转换参数引起的坐标变化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82.
To a set of well-regarded international scenarios (UNEP’s GEO-4), we have added consideration of the demand, supply, and energy implications related to copper production and use over the period 2010–2050. To our knowledge, these are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metal supply and demand scenarios to be developed. We find that copper demand increases by between 275 and 350% by 2050, depending on the scenario. The scenario with the highest prospective demand is not Market First (a “business as usual” vision), but Equitability First, a scenario of transition to a world of more equitable values and institutions. These copper demands exceed projected copper mineral resources by mid-century and thereafter. Energy demand for copper production also demonstrates strong increases, rising to as much as 2.4% of projected 2050 overall global energy demand. We investigate possible policy responses to these results, concluding th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pper cycle and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free energy distribution on the demand side, and improving copper recycling rates on the supply side are the most promising of the possible options.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primary copper production w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e energy demand by 0.5% of projected 2050 overall global energy demand. In addition, encouraging the shift towards renewable technologies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th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copp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3.
基于DERF2.0的月平均温度概率订正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大全  陈丽娟 《大气科学》2016,40(5):1022-1032
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模式回算资料的分析表明,二代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与观测实况仍然存在较大偏差,模式预报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采用非参数百分位映射法对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进行概率订正,该方法基于模式集合平均给出的确定性预报,结合模式回算资料各集合成员计算得到的模式概率密度分布,给出确定性预报在模式概率密度分布中的百分位值,并将百分位值投影到观测资料的概率密度分布中,得到模式预报的概率订正值。对订正前后模式预报的检验评估显示,该订正方案不仅有效降低了模式预报与实况的均方根误差(RMSE),对月平均温度距平分布的预报技巧也有所改善,不同超前时间模式预报的预测技巧评分(PS)和距平相关系数(ACC)均有提升,同时模式预报误差的大小对订正效果无明显影响。从分月的订正预报结果来看,对夏季各月的温度预测技巧的提升整体高于冬季各月。  相似文献   
84.
王雯  吴蔚  苏天赟 《测绘工程》2016,25(3):25-29
在构建二维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法中,定位待插点所在三角形的快慢是影响整个算法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已有算法存在的搜索路径长、搜索路径求解计算量大等问题,结合三角形重心的几何性质,对点定位算法进行改进,避免求三角形重心和相交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较目前其他点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地缩短搜索路径,减少点定位的计算时间,提高Delaunay三角网构网过程中点定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85.
覃昕垚  张建军  王勇  方涛 《测绘工程》2016,25(5):32-35,41
介绍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根据测量的几何原理推导定位方程。讨论定位的误差来源,建立误差模型并对误差影响进行分析。综合各项因素的影响,将模拟数据代入误差传播公式,计算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6.
由于要获取PPP需要的精密钟差文件至少有2d的时间延迟,因此通过提取IGS当天发布的超快星历中的卫星钟差数据,并对钟差数据进行插值,将插值结果做成标准格式钟差数据文件应用到PPP中,可以将精密单点定位的实时性提高为3~9h。基于Bernese软件,采用生成的钟差文件以及当天的超快星历文件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PPP。结果表明,对于4h的观测数据,该方法解算精度达到厘米级;当观测时间大于6h时,解算精度基本能够稳定在1~5cm。  相似文献   
87.
为了对BD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进行评估,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BDS系统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采用无电离组合模型作为双频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采用电离层残差法和Melbourne-Wübbena组合实时探测相位周跳,进而单历元实时估计坐标、模糊度等参数,实现了BDS双频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基于此算法,采用轨道钟差产品和采样间隔为1s的观测数据,模拟实时BDS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并评估其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BDS双频实时定位的平面精度和三维精度均为0.2m左右。  相似文献   
88.
朱光  王薇  顾承串  张帅  刘程 《岩石学报》2016,32(4):935-949
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的演化历史是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重要记录。中侏罗世末(燕山运动A幕),郯庐断裂带局部发生左行平移活动,而华北克拉通上出现了一系列北北东走向的缩短构造,指示了西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俯冲的开始。晚侏罗世期间,郯庐断裂带没有发生活动,而华北克拉通出现局部伸展与岩浆活动及区域性隆升,应为弧后弱拉张背景。早白垩世初(燕山运动B幕),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强烈的左行平移活动,华北克拉通北部与东部出现了一系列近南北向挤压产生的构造,应是鄂霍茨克洋最终关闭与伊泽奈崎板块高速俯冲双重作用的结果。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华北克拉通在弧后拉张背景下发生峰期破坏,郯庐断裂带呈现为强烈的伸展活动。早白垩世末的区域性挤压作用,结束了华北克拉通的峰期破坏,并使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了一期左行平移活动。这期挤压作用出现在太平洋板块接替伊泽奈崎板块这一重大板块调整的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89.
根据辽宁省2006—2010年地下水水位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再结合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自然与人为影响控制因素,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将辽宁省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划分为:气候型、开采型、灌溉型、水文型和径流型,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计算,绘制出地下水动态变化历时曲线,对五种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分别予以较为详细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辽宁省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90.
Based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pollution risk of groundwater sources, this paper creates the dynamic assessment method of pollution risk of groundwater source area under the theory of “source-pathway-receptor”, and applies this method to one typical fissure karst groundwater source area in northern China. Following the 30-year petroleum pollutant migration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source area,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very high risk zone is mainly located in Q Petrochemical Compan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the area adjacent to River Z. Within this period of thirty years, the pollution risk of groundwater source area has showed a dynamic trend that features an inverted “V” shape. The ratio of very high risk zone to the total area will be 18.1%, 17.47% and 16.62% during the tenth year, the twentieth year and the thirtieth year separately, and will reach the highest level of 19.45% during the fifteenth year. Meanwhile, the vertical migration distance of pollutant centre concentration changed from the surface soil at the outset to the deepest point of about 250 meters underground during the tenth year. The results of this risk assessment indicate the dynamic feature of pollution risk. The dilution, degradation and migration of petroleum pollutants in groundwater system contribute to an ultimate decline in pollution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