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一种改进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中确定相位积分常数以及合理选择迭代初值等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使用差分多普勒相位和差分多普勒频率数据的新算法,将相位积分常数的计算以及迭代初值的确定与图像的重建过程统一起来.该算法克服了单独计算相位积分常数的困难,初值的选择也较为合理,数值模拟反演与对实测数据反演的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电离层CT重建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2.
标准灰色模型GM(1,1)以序列第一个分量作为初始条件进行灰色微分建模,未能充分利用序列中的新信息;其背景值的构造本质上采用了数值积分中的梯形法,精度不高。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灰色预测模型,即PSOGM(1,1)模型,对初始值和背景值参数进行优化,并将模型应用于岩体变形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PSO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变形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3.
“夜间经济”蕴含巨大的消费潜能和市场空间,夜间经济集聚区作为其载体,其准确识别、合理分类和科学布局是发展夜间经济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更是夜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在“点轴发育、定量识别”的认知框架下,在定量表达夜间经济活力测度的基础上,利用焦点统计和ISO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和识别夜间经济集聚中心和集聚区,并根据区位熵及其变异系数对识别结果进行类型划分,克服了目前夜间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集聚区范围划定主观随意、类型标准不一的问题,为夜间经济定量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研究表明:① 相较于DMPS/OLS及NPP-VIIRS等夜光遥感数据,Luojia1-01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高,溢出效应低,更适合于“夜间经济区”这种小尺度的精细化研究。② 夜间灯光和兴趣点数据是夜间社会活力和功能活力的良好表征,其综合影响可通过夜间经济活力测度来定量表达;③ 上海推出的12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中,有11个被识别,识别率达91.7%;④ 根据集聚区的功能结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非平衡发展-起步型、平衡发展-起步型、非平衡发展-成熟型、平衡发展-成熟型4种类型,该分类方式具有普适性;⑤ 在起步阶段,上海中心城区夜间经济集聚区主导功能为购物、餐饮;在成熟阶段,其特色发展方向为住宿、科教文化和体育休闲功能。四大集聚区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形成明显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74.
2维空间数据最小凸包生成算法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杰臣 《测绘学报》2002,31(1):82-86
最小凸包是计算机几何中得到广泛研究的问题之一,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探讨了1种较为常用的最小凸包生成算法,提出点集分组计算和动态删除判定点的方法以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并结合实例分析了算法的运行效率与凸包形态、分组子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针对人工河网难于结构化综合的问题,引入路径系统模型组织人工河网数据,并在形态上对沟渠进行分级、分类。建立基于遗传多目标优化的人工河网自动选取模型,并对模型建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给出影响模型选取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人工水网选取总量、沟渠最小间距指标、初始化选取中加入少量"骨架"沟渠。选取过程采取分层次进行的办法。首先运用知识规则进行初始化选取,剩下的待选沟渠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结构化选取。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既顾及沟渠的质量特征,同时很好地保持人工河网的图形分布特征。模型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人工河网,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用地震波代替光波进行地震成像的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地震干涉成像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微震定位的特点是不需要进行初至拾取,观测系统也可以使用任意阵列检波器。模拟了一个地下震源的二维时间延迟记录,编制了基于C语言的震源定位程序,对接收的记录使用此方法进行成像。通过程序运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且定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7.
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由载波泄露,调制或解调载波不正交等原因引起的正交干扰,实现了一种正交结构的均衡器。这种正交结构的均衡器在一般均衡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两个横向滤波器的方法消除正交干扰。采用改进的恒模算法(MCMA)的误差计算方法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星座图,代价函数和均方误差的学习曲线,展示了这种正交结构均衡器的性能:除了能像一般均衡器一样消除幅度干扰和相位旋转外,还能消除正交支路间的串扰。  相似文献   
78.
首先通过声学传播原理研究了警报器覆盖范围模型,结合Voronoi图影像范围、最大空心圆策略和平面完全剖分等特性,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的警报器空间选址算法。文章详细阐述了算法基本思想和流程,最后进行了算法组件设计和系统开发实践。实践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满足城市警报器合理选址和适当重叠覆盖的要求,并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9.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所在.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中轨道交通干线的构建,必将对其建设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从计算机学科图论的角度入手,利用Kruskal求解最小生成树算法,对构建最小投资中原城市群快速干线进行了理论性研究.首先用无向图的概念对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及其间距离进行图的抽象,然后给出算法过程以及实质求解意义并获得结论,最后论述了该算法的不足并对算法的结论进行了现实修正.该算法在油气干线、超高压电力干线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亦存在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陈述新  史勇军  罗刚 《内陆地震》2009,23(2):297-306
介绍了DHCP、DNS、Samba技术在新疆地震行业网中的实现及应用,并通过建立DHCP、DNS、Samba服务器,实现了网络基本功能,有效地管理了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