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测绘学   469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62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全部采用速度记录。我们将地动速度转换为地动位移,并统计出相应的最大振幅、周期,根据短周期地震仪近震震级公式ML=lgAμ+R(△)+S对各遥测台站对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监测范围。台网基本上能够控制我省中部ML≥2.0以上地震和全省及邻近海域ML≥3.0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92.
数字观测时代的全球三维结构与地震定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棋福  张跃勤  周静 《地震》2001,21(2):29-40
概述了地震学观测研究取得的地球内部结构的一些基本认识,并介绍了在数字地震观测时代,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如敏感性分析、结构和定位联合反演、非线性反演和非规则的参量化方法等。同时就地震学的传统定位问题,概述了利用地震走时进行地球深部结构反演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即数据资料、模型参量化、反演计算和敏感性分析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中就国际地学界近年来利用三维结构开展地震定位研究的动向,从地震精定位在地震成核、精细地质结构刻画、核查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角度,希望在中国能尽快推进相应的地震精度定位工作。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平谷地震台地电阻率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长清  方晓祥  李春城  张亚芳 《地震》2001,21(2):105-108
在1989年大同6.1级、1990年大海坨山5.0级及1998年张北6.2级等地震前,平谷地震台的地电阻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中对每个地震地电阻率异常做了分析,并根据台站的地质构造情况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山东金矿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 ,胶东众多金矿床 (无论矿化类型、产出空间、地质背景的不同)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 1 1 5± 1 5Ma(早白垩世 )前后这一狭短的时段内 ,暗示它们都受某一次统一的重大地质事件的制约 .金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中的CO2 很可能来自深部 (岩石圈地幔甚或更深 ) .1 1 5± 1 5Ma(早白垩世 )前后正是华北东部中生代动力学体制转折的关键时段 ,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斜向快速俯冲、华北东部岩石圈剧烈减薄、郯庐断裂发生强烈左行走滑、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为强烈引张、火山 -岩浆活动也最为强烈、尤其是深源(幔源 )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同时 ,这也与部分学者提出的超级地幔柱的高潮时段 (1 2 5~ 1 0 0Ma)相吻合 ,暗示可能有深部物质 (不仅是上地幔物质 ,还可能包括下地幔物质 )和热能的大规模强烈上涌 .因此 ,胶东金矿 (以及华北东部的许多其它金矿床 )的形成有可能是 1 1 5± 1 5Ma前后华北东部动力学体制转折过程中一次大规模的深部物质和深部能量上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大地电阻率在超低频/极低频电波传播技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祥书 《地震地质》2001,23(4):574-580
介绍了大地电阻率在超低频 /极低频电波传播技术中所起的作用 ,指出发射天线场区具有高电阻率 ,是辐射有效超低频 /极低频电磁波的必要条件。在介绍了大地电阻率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天线场区大地电阻率测量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Length-of-day (LOD) estimates from seve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three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 analysis centers were combined into an even-spaced time series for a 27-month period (1996–1998). This time series was compared to the multi-technique Earth-orientation-parameter (EOP) combined solution (C04) derived at the Central Bureau of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CB). Due to inhomogeneities in the different series derived from the various techniques (time, length, quality,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he concept of a combined solution is justified. The noise behavior in LOD for different techniques varies with frequency; the data series were divided into frequency windows after removing both biases and trends. Different weight factors were assigned in each window, discriminating by technique, and produced one-technique combined solutions. Finally, these one-technique combined solutions were combined to obtain the final multi-technique solution. The LOD combined time serie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based on the frequency windows combined series (FWCS) is very close to the IERS C04 solution. It could be useful to generate a new LOD reference time series to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high-frequency variations of Earth rotation. Received: 28 March 2000 / Accepted: 15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997.
1 IntroductionInmodernEarthrotationtheory ,threereferenceframesareusuallyused ,i.e .,thespatial (inertial)frameOξ1 ξ2 ξ3,theterrestrialframeOx1 x2 x3andthenutationframeOx01 x02 x03.Thenutationframedefinesacelestialephemerispole .Themotionofthiscelestialephemerispolew…  相似文献   
998.
城市化进程与地球物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重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外城市化的进程迅速发展。我国在面临 WTO挑战的同时,必将面对我国城市机体迅速扩大所产生的各类与地学研究有关的问题。城市地球物理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论述城市地球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城市地球物理学重要的社会价值、关键的科学问题、主要的研究方法、当前的研究内容以及与城市地球物理学发展有关的问题,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9.
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孟祥化  葛铭 《地学前缘》2002,9(3):125-140
通过 10余年来对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及构造演化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笔者编制了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综合图 ,深刻地认识到地质科学是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复杂系统研究要求重组现有的科学划分 ,实现跨越岩石矿物学、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地质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古地理学、古构造学、天文学、海洋学及矿床学等不同学科的协同 ,从而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以求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 ,以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这就是笔者提出以宇地系统观来综合研究地球、层序、事件和演化的基本思路。依据宇地系统作用原理 ,研究了中朝板块从元古宙至中新生代的旋回层序、事件和演化历史。从 180 0Ma至第四纪共划分出 2 0个超旋回或巨旋回周期和百余个奥尔特周期 ;还研究了海泛事件、隆升间断事件、跷跷板运动事件、臼齿碳酸盐事件、热事件、反极性事件、岩溶事件、火山喷发事件、风暴事件、物源区类型及古构造演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应用宇地系统周期等时原理对中朝板块拗拉谷、鲕滩台地建造、前陆盆地演化和陆相裂谷盆地 ,按长偏心率周期进行了古地理演化的精细研究 ,再现了中朝板块构造、古地理和地层格架的演变 ,并对具全球性意义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沉积圈及成矿作用等重大地球  相似文献   
1000.
从人类发展需要及科学理论趋势出发论述地球科学各门类的大体系综合理论跃迁的观点。提出以地球深源岩浆热动力为主链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态环境圈的总体物质——热力运动高统帅性理论。展望新的高技术观(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