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21.
运用 3× 3× 2析因试验 ,研究NO3 N质量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生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NO3 N以抛物线方式控制藻的生长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藻的指数生长期 ,对稳定态细胞密度影响减弱 ,温度升高有助于生长。当温度为 2 0℃ ,NO3 N质量浓度分别为 14 .7和 14 .6mg/L ,光照强度分别为5 36 4 .0和 4 0 35 .4lx时 ,藻相对生长率和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 0 .6 5 15d-1和10 10 .7× 10 4/mL。光肥效应、温肥效应和光温效应存在于藻类生长过程 ,并且起协调作用。增产效应随NO3 N含量增加而减少 ,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22.
诱变剂亚硝基胍对海洋微藻卡德藻细胞形态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MNNG)处理海洋单细胞绿藻卡德藻(Tetraselmis sp.),观测其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NNG导致卡德藻细胞出现鞭毛脱落、细胞膨胀、内部结构松散、胞质分布不均匀、色素体异常、产生休眠孢子以及致畸、致死等现象;MNNG对卡德藻在群体水平上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死亡率与诱变剂剂量正相关,MNNG对卡德藻处理120nun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0μg/L。  相似文献   
423.
摄食水平对梭鱼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于 1 999年 8— 1 2月 ,在水温为 (2 4 .0± 0 .5 )℃ ,摄食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0 %、1 %、2 %、3 %、4%和饱食的条件下进行梭鱼的摄食 -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梭鱼湿重、干重、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 (SGR)与摄食水平呈直线关系 ,其转化效率与摄食水平的增加成正比 ;梭鱼的湿重、蛋白质、干重和能量的维持水平分别为体重的 1 .85 1、1 .85 3、2 .882和 2 .3 4 2 (% d) ;排粪率和排泄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并呈直线关系。在最大摄食水平下 ,能量收支等式为 :1 0 0C =4.41F +1 1 .1 8U +47.0 6R +3 7.3 5G  相似文献   
424.
养殖密度对九孔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放养密度对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4个月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九孔鲍的生长明显地受到放养密度的制约。在5个实验密度组中 (分别为每养殖笼中放养35 ,40,45 ,50和55个鲍 )以低密度组的生长率为最高 ,达118.57μm/d。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 ,其生长率逐渐下降。但各密度组的存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 :九孔鲍的壳长与湿体质量的关系为 :W=0.000093605×L3.0395;每月一次对鲍壳长的测量会对该鲍的生长有明显影响 ,在同等养殖密度和养殖条件下 ,不进行测量的对照组生长率比实验组的要高出15.4%(16.25μm/d) ;另外 ,九孔鲍的生长与水温也有明显关系 ,其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4.8℃。  相似文献   
425.
环境因子对赤潮藻类增殖及相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从水体富营养、微量元素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因子对赤潮藻类增殖及演替等相关特性的影响。其中着重论述了不同形态、不同比例氮磷产生的影响;维生素等有机物与赤潮的密切关系;而微量元素主要讨论了铁和锰。此外,还论述了温度、盐度、扰动及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6.
东海6种石首鱼的年龄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永伦  罗秉征 《海洋与湖沼》1995,26(S1):108-114
利用1985年9月 - 1988年10月长江口近海采集到的6种石首鱼的标本,以及1981年和1982东海作业区收集到的部分石首鱼标本,用且石切片机,对6种石首鱼的耳石进行切片试验,以确定6种石首鱼且石的最佳切片方法;并进行年龄鉴定。运用幂函数方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和季节生长方程对6种石首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参数在不同种之间差异性显著,生长速度与极限体长(L)和极限体重(W)成正相关,生长速度的时间分布由K值决定。季节生长的冬滞点(WP)和耳石暗带的形成时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27.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初孵仔鱼在23℃水温条件下,2—3日龄开口摄食,开口后投喂轮虫。孵化后12日龄,全长达到8—9mm左右,可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随着仔稚鱼的发育及摄食强度的增强,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摄食节律。6日龄仔鱼在24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相对来说9:00、12:00、15:00、18:00为其摄食率的高峰。16日龄稚鱼的摄食节律已出现较明显趋势,9:00、15:00为其摄食率的高峰。26日龄营底栖生活后稚鱼,由浮游生活方式变为底栖生活方式,摄食率的高峰出现在18:00、24:00。半滑舌鳎的捕食能力随其生长逐渐增强,6日龄仔鱼的平均摄食强度在摄食率高峰之后的2—3h内达到最高,出现在12:00、18:00;16日龄稚鱼在10:00—17:00期间平均摄食强度相对较大。26日龄稚鱼,捕食能力明显增强,伴随着摄食率高峰的出现,平均摄食强度也分别在18:00和24:00达到高峰。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半滑舌鳎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变化:早期的浮游生活阶段,以白天摄食为主,摄食高峰出现在白天;营底栖生活阶段半滑舌鳎转为夜间摄食,摄食高峰出现在夜间。半滑舌鳎不同发育阶段的日平均摄食率分别为:6日龄仔鱼65%,16日龄稚鱼39.7%,26日龄稚鱼11%。随着仔稚鱼的发育,个体生长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8.
To determine whether dugongs along the Thai coast prefer relatively faster-growing Halophila ovalis due to its nutritional value, we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carbon (C),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sh, fiber, and lipids in several species of seagrass collected near dugong feeding trails. CNP concentrations in the faster-growing H. ovalis were distinc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lower-growing species. Lipid concentrations were comparatively not as low; they were equivalent to the values of the slower-growing Enhalus acoroides in the leaves and to Thalassia hemprichii and Cymodocea rotundata in the rhizomes and roots. The ash content of H. ovalis was the highest of all species in both the above and below ground parts. The reason that dugong feeds exclusively on H. ovalis at this site may be the potentially large supply due to its high growth rate, rather than its nutritive qualities.  相似文献   
429.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 of drilling noise and vibration on growth of grass carp, Myloparyngodon Piceus, by using cut-fin marking method in situ.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the method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its operation is simpler and more data may be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rilling noise and vibra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grass carp. Critical equivalent noise and vibration grade ( Nleq and Vleq) are about 84.4 dB and 90.2 dB, and the affecting radius is about 8.5 m. The effect of drilling noise and vibration could be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such as duration of pollution and body weight of grass carp, etc. Grass carp‘s growth could rapidly recover after removing drilling noise and vibr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drilling noise and vibration do not damage the fish organs and the effect is reversible. Therefore. the effect mechanism may be due to the activating response of non-hearing system.  相似文献   
430.
2,4-二氯苯氧乙酸对细基江蓠孢子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的果孢子和四分孢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0,0.1,0.5,1,2,4,6 mg/L)生长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处理刚刚放散的孢子和附着2d孢子,研究其对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和生长及存活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4-D使两种孢子的附着量明显降低;2.0~4.0mg/L的2,4-D可以极显著的促进孢子的生长(P<0.01);0.1~2.0mg/L的2,4-D提高孢子的存活率(P<0.01);6.0mg/L的2,4-D使得孢子的生长和存活率降低。综合以上指标,在细基江篱采孢子育苗时,孢子附着2~3d后用2,4-D处理孢子萌发体,以1.0~2.0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