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西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截止2004年的西北地区GPS和跨祁连-龙首山构造带的红外测距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及单一力源反演,研究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西北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尤其是大震3年后,即当前的构造形变与应力场态势;获取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上可能反映中强以上孕震背景的高应变能积累区、段,以及可能的潜在震源。结果表明:青藏块体北缘地区经8.1级大震后的短期松弛和调整,目前正在恢复印度板块北东向碰撞推挤背景场的主控作用。而北天山构造带中段及其与西段的交汇区、南天山构造带中西段及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交汇区、阿尔金断裂中段、祁连山构造带中东段及其与海原断裂的交汇区、西秦岭北缘断裂与庄浪河断裂东南延伸线的交汇区域等具有相对高应变能积累背景;临泽与海原这两个地区也反映一定程度的应变能积累状态。  相似文献   
82.
 标记分水岭算法及区域合并的遥感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分水岭算法通常对梯度图像进行无标记分割,其结果是容易造成过度分割。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首先,利用Sobel边缘算子对原遥感图像进行梯度重建,获得梯度幅值图像,同时计算待分割区域的周长、面积和形态因子,并对其进行标记; 然后,利用距离函数图标定种子法和等值线跟踪法获得初始分割图像; 最后,利用改进的区域合并方法获得最终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Al James 《Geoforum》2007,38(2):393-413
In recent years, economic geographers have drawn extensively upon notions of ‘cultural embeddedness’ to explore how spatially variable sets of cultural conventions,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shape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 dynamic regional economies.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ausal links remains partial, reinforced by an ‘over-territorialised’ conception of cultural embeddedness which sidelin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actors operating outside and across the boundaries of ‘the local’. So motivated, this paper offers a theoretically-informed - and theoretically informing -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high tech regional economy in Salt Lake City, Utah to explore the everyday causal mechanisms,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 both local and extra-local - through which firms’ cultural embedding within the region is manifested, performed and (un)intentionally (re)produced. In so doing, this paper aims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itutive entanglement and complex interweaving of cultural/economic practices,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epth empirical corpus of work which compliments the exciting conceptual developments that have largely dominated cultural economic geography over the last decade.  相似文献   
84.
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其概率特征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蔡敏  丁裕国  江志红 《高原气象》2007,26(2):309-318
利用我国105°E以东地区210个测站近50年(1953—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在REOF客观分区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的极端降水最佳采样期为1~2日。进而研究了日极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采用具有优良特性的L-矩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拟合Gumbel分布。结果表明,L-矩参数估计方法的拟合优度比其它方法有进一步提高,近50年来,极端降水趋势虽无明显变化,但其时空差异较大。符合Gumbel分布的极端降水重现期的地理空间分布,大致特征是,东南大、西北小,两湖盆地、黄海海湾及辽东半岛也有高值区。  相似文献   
85.
中小尺度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选取2003—2005年太原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中小尺度的多普勒速度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逆风区厚度、尺度、强度(速度切变)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并与相应的回波反射率因子Z及VIL(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值对照。结果表明:逆风区强度与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厚度与VIL值,逆风区底层流场结构与强回波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而且,绝大部分逆风区出现时间较降水开始时间有1—2 h的提前。  相似文献   
86.
集团异化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集团异化现象是集团化进程中的一种逆反行为,集中反映在经互会的解体和围绕“赫一伯法”而导致的北美集团成员国之间制裁与反制裁的公开对抗。冷战结束后这种现象异常活跃,而且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文章阐述了集团异化的概念和当代的集团异化现象和异化效应;分析了集团异化产生的国际背景与内因。作者进而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集团异化构成为集团化进程中的一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并非偶然;最后探讨了它对于发展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PHYSICALPROCESSBASEDSOILEROSIONMODELINASMALLWATERSHEDINTHEHILLYLOESSREGION1CAIQiangguo2ABSTRACTAphysicalprocesbasedperstorm...  相似文献   
88.
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辉 《第四纪研究》1998,18(1):46-53
本文利用《辽史》中“帝王纪”、“游幸表”、“食货志”和同时代“宋人使辽语录”中所记载的有关旱、涝、冻灾记录,对928~1109年共182年间燕北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了复原。研究结果表明,辽代燕北地区的干湿变化过程中,早期以干为主,中、晚期以湿为主。1080年前后为一气温剧烈下降时期,比黄淮海地区的同期变化要早约30年。  相似文献   
89.
叶景平  曹祖华 《江西地质》1998,12(4):284-290
赣南地区可划分为三个自然生态环境区,即:东、南部山地丘陵区、中部盆地丘陵区及西部山地丘陵区。从全区范围来说,单位耕地面积创造的农业产值与森林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目前中部盆地丘陵区内的工业发展及西部山地丘陵区的农业发展与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0.
方方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5):130-140
将京津冀地区146个典型县域划分为京津近郊农业区(I)、冀东北农业区(II)、冀中平原农业区(III)、太行山农业区(IV)、坝上农业区(V)五大农业区,测算了2000—2015年京津冀及五大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检验了京津冀及五大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变化趋势总体较为平稳,五大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V>II>IV>I>III,Malmquist指数呈显著波动趋势,技术进步对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显著;在农业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内源性因素与经济发展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政策支持等外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京津冀地区优化重组农业生产要素,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并通过要素流动与要素替代作用,缩小了不同农业区内部的农业生产效率差距,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收敛于不同稳态水平;最后,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农业规模经营等角度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农业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