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从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含锰岩系出发,全面论述了广西氧化锰矿类型,在总体各类氧化锰矿成矿机理和主要特征基础上,综合归并三类七型氧化锰矿划分对比图,其中特别指出岩溶洼地锰矿是地方特色的新类型锰矿,具有很大的找矿意义,在分析广西氧化锰矿的原岩,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氧化锰矿成矿模式图,最后指出了广西氧化锰矿还有很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2.
43.
黄土中蜗牛壳Mn^2+的EPR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土高原陕西省洛川和甘肃省西峰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层中的蜗牛壳进行了EPR波谱分析,同时对洛川地区的现代蜗牛壳也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不同种类的蜗牛壳具有相近的EPR信号强度,表明不同种类的蜗牛对Mn^2+的吸收没有差异性。(2)黄土层中蜗牛壳的EPR信号强度远大于占土壤中的,即黄土中蜗牛壳所含的Mn^2+远大于古土壤中的蜗牛壳的Mn^2+的含量,说明前者生活在比较还原的条件下,后者形成环境的氧化性较高。因此本认为为蜗牛壳中Mn^2+的含量可反映其生长环境中Mn^2+的含量和氧化还原条件,对古气候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湘西南地区早震旦世湘锰期沉积相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南地区早震旦世湘锰期处于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层沉积于浅海陆棚盆地亚相。而盆地中心微相才是锰矿沉积的最有利环境。沉积相受古地理、古构造、古气候控制,它们三位一体联合控制了锰矿床的形成和空间展布。根据其成矿规律,预测新路河-熟坪一带和牛坡头地区为湘西南锰矿的2个成矿远景区。建立了陆源深源锰迁移至浅海陆棚盆地,经藻类生物和氨气的作用形成锰矿的沉积成矿模式。其反应式:NH3+H2O→NH4^ OH^-;Mn(HCO3)2 OH^--MnCO3↓ CO2↑ H2O。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种能很好适应电镀金刚石钻头要求的新型胎体材料即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给出了新镀层的电镀液配方,对比测量了镍钴锰镀层与目前广为采用的镍钴和镍锰镀层的硬度与韧性,结果指出,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具有比镍钴或镍锰镀层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低得多的钴含量,更适合于制造电镀金刚石钻头,在适当条件下,镍钴锰胎体钻头可以分别更好地适应于镍钴和镍锰胎体钻头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锰矿石价格飞速提升.舂陵水两岸地区锰矿找矿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在对湖南省未阳市东山下锰矿普查工作的取得较理想的成果后,对该地区前期的工作成果加以整理、总结,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及工作建议。该地区风化型锰矿开采条件优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7.
甘肃省锰矿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由于以往锰矿勘查工作薄弱,探明储量不多。如能加大锰矿勘查投入力度,有望在近期实现找矿突破。本文介绍了甘肃省锰矿资源形势、主要地质特征及主要成矿带,提出了对甘肃锰矿勘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黑水徐古锰矿位于日嘎希—瓦钵梁子复背斜西段北翼。铁锰矿赋存于下三叠统菠茨沟组浅海相泥质—碳酸盐类的混合沉积物中,地层、岩性控矿明显。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倾向延伸比较稳定。属沉积变质类型,具有7种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9.
东疆中天山北缘大水锰矿带锰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矿体产出地质部位、形态特征及与围岩的关系,把大水地区锰矿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近代风化堆积型锰矿,②受构造裂隙控制的风化淋滤型锰矿,③产于细碎屑岩中的沉积型锰矿,④产于地层与岩体接触带内的热接触-变质型锰矿。在对该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区有望成为一处大型锰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应以沉积型锰矿为主攻目标,以花坪锰矿为突破口,运用地质、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在含锰岩系深部进行找矿,通过点上突破来带动整个锰矿带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0.
太平洋中国开辟区锰结核生物成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陈建林  张富生等 《地质学报》2001,75(2):228-233,T005,T006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中叠层石柱体一般都显示出纹层、纹层组与纹层带3个级别的生长韵律,明层菌丝体密集,暗层菌丝体稀疏;两种叠层石类型与超微生物化石种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主要锰矿物含量变化与叠层石类型密切相关;叠层石柱体内Fe、Mn元素分布比柱间空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全球性大气化程度比生殖菌丝强;超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与沉积粘附作用直接造成了结核中Fe、Mn元素的富集,而全球性大气修与洋底微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兴衰,导致了明暗相间纹层的交替出现。我们认为,叠层石纹层显示的韵律性特征,是胶体化学作用与沉积作用难以形成的,只有微生物群体的世代繁衍,才能构筑成几乎固定不变的叠层石柱体形态。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了大洋锰结核的生物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