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712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9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了这一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油气藏描述,工程设计CAD等学科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国际国内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及图形软件、图形硬件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52.
陈斐 《干旱区地理》1997,20(4):54-60
本文在分析新疆对中亚五国的外贸结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在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新疆与中亚五国外贸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3.
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后的重整与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规模的重整和广泛的国际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两个主要特征。作者首先从企业组织结构、生产能力与品种结构、规模经济和空间分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重整的效果及所形成的行业特征;其次根据利用的外资和技术的来源以及涉及的技术形态分析了其国际化的程度及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位置;最后总结了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在散乱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4.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55.
评价储层含油性的热解参数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储层含油性时,热解参数S1+S2是一项有效参数。其中S2相对稳定,S1则随样品类别或露置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岩心样品的随钻解分析值比较接近真实,岩屑和井壁取心样品的S1会明显损失。而目前多数探井心进尺少,大多为岩屑录井。  相似文献   
56.
陕西子长油田成藏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烃源岩、储集层、圈闭、油气运移及富集条件等方面入手,对子长油田成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子长油田延长组油气生成及油气初次运移条件均较好,但储层、油气二次运移及富集条件相对较差。延长组主要有五种油藏类型,油气分布主要受储层物性、岩性、岩相等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57.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成油气地质历史条件复杂,盆地内海陆相油气、不同成藏期油气、不同成熟度以及不同保存条件的油气并存。具海相古生界及陆相中-新生界两大烃源岩系,前者以奥陶系和石炭系为最好源岩,后者以三叠系和侏罗系最佳。烃源对比结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特点。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和中新统均为重要的储油层系,其储集岩类古生界主要为白云岩,次为石灰岩,中-新生界主要为砂岩。成藏类型可分为六种:古生古储、后生古储、后  相似文献   
58.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烃源十分丰富。但油气演化程度高,大多已进入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至今只在侏罗系发现有油藏,三叠系及其更老地层皆为气藏。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其特点是低孔低渗,平均孔隙度仅1.7%,平均渗透率小于1×10~(-3)μm~2,但其中的“孔洞发育层段”平均孔隙度可达3%~6%。根据四十年的勘探经验,加强预探并争取新发现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发展的关键。预探中,按构造带规划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将成藏条件相似、地域上相邻的局部圈闭群作为一个整体勘探对象,实行稀井广探,少井高效。“八五”以来,在高陡构造带勘探技术、储层横向预探技术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勘探成效不断提高,实现了资源序列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9.
秦敬  张金亮 《西北地质》2004,37(4):15-21
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对杏河地区长6油层沉积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区主要沉积相为湖泊环境的河控三角洲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前缘砂席和分流间等,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该区长6油层的三角洲体系是安塞三角洲体系最早发育的一支,早期分流来自于北部,后期分流转由东北方向进入,由于各期分流河道迁移、袭夺、决口以及因压实的均衡调整等,从而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内部各分流三角洲砂体的相互叠置交错。根据岩心微相分析、小层砂体形态和测井剖面对比分析,对该区长6油层砂组及小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0.
江苏泥炭大多数为低有机质分解较强的低位泥炭,适于制作肥料或制成腐肥使用;江苏硅质原料丰富,一种以硅为主的化肥——硅肥正日益显示其重要性;湖泊淤泥具有颗粒微细、含砂量少、可塑性高、结合力强、干燥敏感性好和收缩率较大等特点,是生产空心砖的最佳原料;高家边组泥页岩和坟头组底部细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是良好的陶粒原料、砖瓦、陶瓷建材以及水泥用粘土质原料;利用矿泉水与茶的结合能够生产出高、中、低多效应的复合型新产品。上述尚未被利用或利用程度不够的矿产资源有着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