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7篇
  免费   1469篇
  国内免费   1693篇
测绘学   231篇
大气科学   965篇
地球物理   2078篇
地质学   5045篇
海洋学   915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465篇
自然地理   93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野外地质调查结合锆石U-Pb年龄测定和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西藏冈底斯碰撞造山带晚中新世发育两套埃达克岩.一套呈NS向岩墙产出,锫石U-Pb-LAICP-MS年龄为15.6~16.8 Ma,地球化学上以富Na2O、贫K2O、Sr/Y比值高为特点,不含矿;另一套呈岩株产出,锆石 U-Pb SHRIMP 年龄为14.0~15.3 Ma,地球化学上以富K2O、贫NaO、Sr/Y比值低为特点,伴随着大规模的斑岩型铜钼矿化.两套埃达克岩都高度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Rb、Ba、Th、U、K、Sr、Pb,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反映出俯冲组分对岩浆源区的明显影响,具备岛弧岩浆作用的基本特征.比较而言,含矿埃达克岩更富集Rb、Th、U、K、Pb,而不含矿埃达克岩更富集Sr;不含矿埃达克岩的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更加强烈,Zr、Hf相对富集.两套埃达克岩都是形成于碰撞后地壳伸展的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其岩石地球化学差异主要与岩浆源区有关.研究表明,含矿埃达克岩的岩浆源区较浅,位于下地壳底部,参与岩浆作用的俯冲组分以沉积物熔体为主,岩浆的氧化性较强,并且经历了更多的分异过程.不含矿埃达克岩的岩浆源区较深,位于岩石圈地幔上部,参与源区岩浆作用的俯冲组分主要是板片流体,岩浆氧化性较低,岩浆分异过程较少.两套埃达克岩含矿与不含矿的原因包含了源区物质组成和岩浆生成条件两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62.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缝合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重要油气勘探区和产区,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还认识不足,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通过研究发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的裂缝系统非常复杂,主要有两类裂缝:一种是构造裂缝;另一种是缝合线。前人认为前者重要,而忽略后者;而笔者等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缝合线非常发育,其频度是与石油成藏有一定关系的非构造裂缝所能及。根据缝合线与层面的关系,可以将塔河油田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缝合线分为三种:顺层缝合线、倾斜缝合线和竖直缝合线。这三种缝合线彼此交织成复杂的网络系统,构成了储层内部油气运移的最初级良好通道,同时与裂缝一起构成了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和压裂的弱结构面,为油气成藏和后期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3.
In China, soil pollution is very serious, which has jeopardized the ecology, food safety, the people's health, and ev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oil pollution situation, a total of 874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top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exing area, northeast of Jiangxi Province, China. The total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17 elements (As, Hg, Mo, Cd, Cr, Zn, Cu, Mn, Ti, Pb, Fe, Ca, K, Si, Al, Mg, and Na) were determined. The geochemical background and threshold was predicted with the method of the median ± median absolute deviation (MAD). The agricultural soil median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non-agricultural soil. In contrast to Jiangxi soil background of trace elements, the geochemical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are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e maps of the pollution indices for As, Cd, Cr, Cu, Hg, Mn, Mo, Pb, Ti and Zn of non-agricultural soil and agricultural soils in the study area,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pollution is distributed near and along the Lean River, especially in the neighboring and surrounding Dexing and Leping mining area.  相似文献   
96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elenium content in soils from the Region of Murcia (SE, Spain) and to study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soil properties and selenium content. In addition, generic reference level (GRL) for selenium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Spanish legislation. For this study, 490 samples were selected in areas subjected to agricultural activity or abandoned agricultural soils with natural vegetation. Five different zones we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study selenium variability. Four different mineralogical group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and each sample was included in one mineralogical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elenium is correlat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ulphate content and with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particularly positively with quartz and in a negative way with calcite percentage. In addition, selenium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hyllosilicate content. Established GRL for selenium varies with the mineralogical group, having a great transcendence from the legal and economic points of view.  相似文献   
965.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10油源及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北志丹地区勘探发现了长10油藏,原油密度为0.8152g/cm^3,全烃色谱图的主峰为nC13~nC15油质较轻。轻烃组分中环烷烃较为丰富,芳烃含量低,呈姥植均势(Pr/Ph为1.21~1.45),原油的δ^13CP08值为-31.78%。,甾萜烷分布与主要参数特征为:重排藿烷类相对丰度很高、伽马蜡烷低,Ts/Tm比值很高(5.54~7.26)C30^*/C50藿烷比值高(0.67~0.72),C29Ts/C30藿烷比值高(0.38~0.52),甾烷中重排甾烷较高、αβ和βα构型甾烷丰富。ααα-20R构型甾烷呈不对称“V”型分布,反映了较为典型的湖相油型油特征。油-油、油-源对比显不,该区长10原油来自长7优质烃源岩。石油可能是在湖盆中部长7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地区通过垂向倒灌进入长10油层组、经侧向运聚成藏的。据此,预测盆地长9和长10油层组具备良好的成藏与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66.
吉林晚古生代榆木川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兴蒙造山带张广才岭块体的榆木川辉绿玢岩,K—AT年龄测定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62~264Ma,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辉绿玢岩SiO2含量为47.02%~52.60%,贫K2O(0.13%~0.47%),Na2O〉K2O,属于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分布模式属于轻稀土略亏损的平坦型,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h、Ba、Sr)较为富集,但不存在高场强元素(Nb、Ta)的亏损,同位素组成显示Sr同位素初始比值在0.704958~0.705631之间,εNd(t)值(72~81)较高且变化较小,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成岩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基性岩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拉张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晚古生代(约270Ma)兴蒙造山带已经进入晚期,此时加厚的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发生拆沉减薄作用,导致软流圈的大量上涌和岩石圈拉张,从而引起先存亏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最后侵入地壳深部形成研究区辉绿玢岩。  相似文献   
967.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S2-TOC相关图进行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评价烃源岩的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矿物基质的吸附或“死碳”的影响,有机质类型的“范氏图解”往往夸大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非均质性。对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不同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烃动力学特征,说明尽管有机质丰度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但其有效源岩类型(区别于应用范氏图划分的有机质类型)是一致的。这些烃源岩的岩石裂解烃(S2)与有机质丰度(TOC)的相关系数很高,与生烃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应用S2-TOC相关图划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烃源岩的有效源岩类型,S2-TOC相关图是评价烃源岩有效源岩类型的有效手段。过去岩石热解数据用于反映烃源岩成熟度的主要指标是tmax,tmax对于偏Ⅱ/Ⅲ型的烃源岩比较适用,而对于Ⅰ型烃源岩,由于生油窗内变化不明显,tmax不能完全反映有机质的成熟过程;而且tmax也受运移油等其他因素影响。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的S2-TOC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S2-TOC的回归斜率和TOC逐渐减小;利用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建立的S2-TOC图可用于评价烃源岩的成熟度。松辽盆地不同沉积相中烃源岩的S2-TOC相关图的特征表明。只要有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各沉积相下均可发育优质的烃源岩;S2-TOC相关图可以反映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968.
张海东 《地质与勘探》2010,46(4):634-642
山西平顺地区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于燕山期中性侵入岩与中奥陶统碳酸岩地层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化蚀变带明显,钠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北落峡ZK28-7钻孔岩芯样地球化学特征、黄铁矿(206Pb/204Pb=17.741~18.301,平均值17.993;207Pb/204Pb=15.433~15.551,平均值15.495)以及早期(206Pb/204Pb=17.859~18.474;207Pb/204Pb=15.429~15.431)和晚期侵入岩(206Pb/204Pb=17.959~18.223,平均值18.088;207Pb/204Pb=15.434~15.566,平均值15.536)的Pb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除晚期中性侵入岩是磁铁矿的成矿母岩之外,还包括早期超基性-基性侵入岩,它也是磁铁矿形成的重要成矿母岩之一,其很可能是通过被晚期闪长岩同化交代,大量铁矿质进入了晚期闪长岩,经后期钠化蚀变,铁质析出,形成磁铁矿,间接的提供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69.
雪冰中NO_3~-浓度记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NO3-是雪冰中含量最高的含氮无机离子,雪冰中NO3-浓度记录的解读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就极地与中低纬高海拔地区雪冰中NO3-浓度记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关于NO3-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形成了一系列的认识.从雪冰中NO3-的可能性来源(包括太阳活动、陆源粉尘、闪电等自然源以及其他人类源)、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气-雪-冰界面转化过程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全球变化的背景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0.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源输入与有机质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不同层系、不同地区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由于其沉积环境、母源输入的不同,导致其地球化学指标差异;通过对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姥植比(Pr/Ph)是反映源岩沉积氧化还原环境和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C29ααα20R在C27~C29规则甾烷ααα20R中的相对含量也是反映沉积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发现源岩类型划分的主控指标是族组成中芳烃、沥青质组分含量及饱芳比、非沥比等四项指标,姥植比、伽马蜡烷指数为源岩类型划分的次控指标,据此将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划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