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30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81.
The Chinook Trough is a trans-Pacific megatrend. By using heretofore unpublished bathymetry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trend of the Chinook Trough megatrend has been determined from the Juan de Fuca Ridge in the Gulf of Alaska to the Izu-Bonin trench. The feature passes through the Emperor Fracture Zone, intersects the Krusenstern Fracture Zone at the Hess Rise, passes through the Emperor Seamounts, intersects the Mamua Fracture Zone and several unnamed NNW–SSE-trending fractures at the Shatskiy Rise. After an undetermined passage through Nadeshda Basin, it intersects another NNW–SSE-trending fracture zone, Kashima Fracture Zone, at Nelson Guyot, and ends as Uyeda Ridge. Instead of being a trough, the feature is a fracture zone, herein called a megatrend. The feature is colinear to the Mendocino and Clipperton Fracture Zones.  相似文献   
782.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4组,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多与地震活动相关,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其中,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783.
根据东海油气勘探实际需要,依靠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在微机上自动、快速识别评价烃源岩的有机质主度。  相似文献   
784.
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与波速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声波探测技术,研究分析了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的关系,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声波技术对水泥土的质量进行检测是切实可行的;水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之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水泥土的单轴抗压强度越高;波速越高;单轴抗压强度为波速的函数,二者呈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85.
本文所采用的资料是日本GMS-5卫星每天1小时一张的6.7μm水汽图像资料和常规的探空资料,卫星图像资料等,对2000年4月14日发生的一场特大暴雨的大气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造成此次特大暴雨主要是由于由副高西侧南支槽和西风槽同位相叠加,造成强烈和持续的深厚水汽输送,使得MCS猛烈发展,带来强降雨。  相似文献   
786.
数字水准仪i角检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仪器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数字水准仪角的调整办法,供有关使用和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87.
本文对日本中部冲绳海沟,小笠原弧的水了海山、爱丽斯泉与太平洋中央海岭威玛斯海盆等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热水系,运用C,Ne,N等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并探讨了热水系中碳氮的来源,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8.
The Okinawa Troug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helf-sea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deep-sea area of western Pacific Ocean. More than 60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shelf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Okinawa Trough and western Pacific Ocean were determined by advanced techniques including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of the element abundances of the sediments were made in terms of the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K) of the elements.K > 1.5 indicates enrichment (K = 1.5–2, weak enrichment; K = 2–4, strong enrichment) andK > 4, anomalous enrich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kinawa Trough sedi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g anomaly and the enrichment of such elements as Au, Ag, Se, Te, Sb, Cd, Mn, Mo, etc. Detailed studies show that the excess Hg comes from hydrothermal solutions rather than from the continent, sea water, marine organisms, cosmic dust or volcanic rocks. Attributed to modern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on the sea floor, Hg anomaly can be used as a geochemical indicator of modern seafloor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is project was gran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789.
在近10余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精度MMSO2E系统,在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地震危险区,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初具规模的MT透视剖面,研究区不仅电磁干扰背景较弱,而且地震活动性较强,自1986年以来,我们已经获得了11次5-7级地震前后的宝贵资料,在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和结论,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全定量化的误差分析,评估了MT响应参数和复合二元相关度和可信限,论述了MT剖面透视资料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介质导电性和电性横向非均匀性动态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MT剖面透社为大陆坡坏地性地震的中短期预测及震源物理发展过程提供了定量化的多参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90.
“倾斜”高空急流轴在大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两方面探讨了高空急流轴的倾斜对急流出口处右侧辐散场形成的作用,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一旦高空轴流轴发生倾斜,则由于其出口处长平风场的分布不均匀势必会在“倾斜”急流轴出口处的右侧出现强的辐散场,实例计算也表明,高空急流轴倾斜以及急流出口处右侧强辐散场的出现明显早于大暴雨的产生,因此,高空急流轴走向的变化对于预暴雨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