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8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对虾仔虾对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观察在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钾对中国对虾仔虾存活率、体长增长率及仔虾体内含磷量的影响,探索了仔虾对磷的需要量。研究表明,添加磷酸二氢钾使饲料中磷含量为1.16%~1.37%时,仔虾的体长增长率最佳。饲料中磷含量在0.71%~1.82%的范围内,对仔虾的存活率、体内的磷含量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重组鱼类生长激素对中国对虾成活率及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999933年年后后暴暴发发性性对对虾虾病病毒毒病病的的流流行行 ,,严严重重制制约约着着对对虾虾养养殖殖的的进进一一步步发发展展。。如如何何通通过过促促进进中中国国对对虾虾生生长长 ,,提提高高其其抗抗病病力力已已成成为为目目前前亟亟待待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 ;;其其中中通通过过在在对对虾虾人人工工饵饵料料中中加加入入一一些些生生长长因因子子 ( (如如生生长长激激素素等等 ))或或满满足足对对虾虾的的各各种种营营养养需需求求 ,,提提高高中中国国对对虾虾的的生生长长速速度度与与抗抗病病力力是是解解决决这这…  相似文献   
153.
几种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感染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部分纯化的WSBV暴露于不同理化条件下,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测定WSBV的感染力。结果表明,病毒在纯水中1h能保持感染活性,全在3mol/L NaCl的高盐溶液中1h失去感染力;WSBV在30℃中4h感染活性丧失,在70~90℃中10min均失去感染力;当环境pH值为5以下或12.6以上时,WSBV在1h后丧失感染活性;NP0-40,Triton-X-100,ClO2或甲醛等均能灭活WSBV。  相似文献   
154.
固定化微藻对改善养殖水质和增强对虾抗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引入固定化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于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环境中,检测与凡纳对虾抗病力有关因子的变化和测定主要水质因子,研究固定化微藻改善养殖水质对对虾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固定化波吉卵囊藻和微绿球藻的藻珠能改善水质,凡纳对虾的血细胞数目,血清蛋白的含量以及酚氧化酶、溶菌酶、抗菌酶的活性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固定化波吉卵囊藻对氨氮的吸收能力较强,而固定化微绿球藻对亚硝酸盐氮的吸收能力较强。试验期间固定化波吉卵囊藻和微绿球藻的褐藻胶藻珠中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约10倍和17倍,证明它们的生理活性不会因固定化而受干扰。因此,固定化微藻可应用于虾池微藻生态调控防病。  相似文献   
155.
摘要:精氨酸激酶(AK)通过调节无脊椎动物体内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平衡在能量代谢、储存和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31可以与中国明对虾AK(FcAK)发生结合作用。本文通过重组表达的rFcAK与rVP31的far-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两者有结合作用。此外,rFcAK还与WSSV的VP19、VP28等6种结构蛋白有结合作用。双向电泳分析观察到,rFcAK与rVP31的磷酸化反应后,rVP31部分发生pI降低现象,提示rVP31可能发生了磷酸化。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VP31存在21个精氨酸残基,FcAK具有12个精氨酸结合位点,这可能为VP31和FcAK的结合活性提供了靶位。  相似文献   
156.
采用流水装置测定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在4种先色处理下耗氧率的昼夜变化.实验设四种光色处理,分别为自然光(590nm)、黄光(580nm)、绿光(525 nm)和蓝光(435nm),光照周期为14L:10D,水温为25.0±0.5℃,实验虾的规格为(5.507±0.147)...  相似文献   
157.
INTRODUCTIONPrawnfarminginChinaisanimportantmaricultureindustrywhoseannualproductionhaseverreachedtomorethan 2 .0× 1 0 5 t,inwhichsemi intensivecultureofChineseprawn (PenaeusorientalisKishinouye)contributedthegreatestpart.Butinrecentyearstheprawncultureindust…  相似文献   
158.
This study deals with contribution of artificial food pellet and natural food to Chinese prawn (Penaeus orientalis) growth in a semiintensive culture pond. The prawn carbon consumption, budget, and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budge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6.2% of P. orientalis growth carbon came from formulated feed at the initial culture stage (when the prawns were 0.06±0.01 g in wet weight), and was 62.5% when the prawns were 9.56±1.04 g.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growth carbon was derived from organic fertilizer and natural food. The highest growth rate occurred at 20×10-3 salinity. Suitable salinity for culturing Chinese prawn was (20-28)×10-3.  相似文献   
159.
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从呈群体死亡的日本对虾溞状幼体中分离到同种细菌,经对从分离做纯培养的6株菌(HL010406-1至HL010406-6)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代表菌株(HL010406-1)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鉴定,初步表明其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rla-Jensen 1919)细菌的一个新种;选择代表菌株(HL010406-1)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将其暂定名为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根据用HL010406-1为代表菌株对健康虾及牙鲆做感染试验,初步认为该菌可能是造成所检虾苗死亡的病原菌。经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3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0种药物呈敏感或高度敏感、对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6种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0.
中国对虾卵母细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1989年10月-1990年9月分别先后在昌邑县下营镇对虾育苗场和青岛黄岛盐业公司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运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及组化方法,研究中国对虾卵母细胞的形态发育及其内部结构分化。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卵母细胞的发育可分为4个主要时相:Ⅰ.早期分化时相,Ⅱ滤泡初生期时相,Ⅲ卵黄大量生成时相,Ⅳ皮质棒生成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