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975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42.
43.
某地石英矿砂通过磁选分离法、稀酸浸泡法处理后,矿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铁、铝、钙镁的含量;采用磁选分离 稀酸浸泡法联合处理后,使该地石英砂的化学成分达到了优质的生产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4.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45.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在华北、华南板块碰撞期间,郯庐断裂带究竟是何种边界仍是没有解决的重大地学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构造解释模式。关于郯庐断裂的平移距离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有待深入研究之处。在华北、华南板块拼合之后,郯庐断裂带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其糜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32~119Ma,指示为早白垩世的平移活动,平移活动中伴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这期左行平移标志着中国东部构造的重大转折,是滨太平洋构造对前期古特提斯构造的叠加,其动力学机制为太平洋区伊侨奈岐板块突然出现的高速斜向俯冲。  相似文献   
46.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奥陶纪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奥陶纪花岗岩分布于乌兰布拉格 -哥舍深大断裂 (槽台断裂 )以北 ,岩石类型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中 Si O2 质量分数为 5 6.76%~ 69.2 4 % ,Al2 O3较高 (多 >1 6% ) ,富 Na2 O贫 K2 O,A/ CNK均 <1 .1 ,为准铝质的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总量普遍较低 ,为 (63 .4 1~ 1 4 0 .61 )× 1 0 - 6 ,轻重稀土分馏强烈 ,铕异常不明显 (δEu=0 .95~1 .2 2 6)。痕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火山弧花岗岩相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认为该套花岗岩类为与洋壳消减有关的岛弧型花岗岩 ,岩浆起源于加厚陆壳的底部。从花岗岩的分布及迁移规律推测 ,华北陆块与其北缘增生带之间的早古生代洋壳可能是由南西向北东的斜向消减  相似文献   
47.
蔺新望 《陕西地质》2003,21(1):45-51
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时期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格局,处于浅海陆棚—半深海环境,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根据区域地层划分、古生物化石和最新的同位素测年数据,确定了塔里林板块南缘地层时代为早古生代。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初步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为早古生代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因此,系统研究塔里木板块南缘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对于重塑早生代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格局及演化历史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reviews briefly the progresses made during the last four years (1999~2002) in study of seismotectonics in China, especially appraises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s of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s structure, the active fault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large earthquakes,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s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na belong to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Therefore, Chinese seismologis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Based on improvements of the observation systems in China during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the studies on seismotectonics have achieved great progresses.  相似文献   
49.
There are 54 sites employed by ITRF2000 for ITRF2000 orientation. The deficiencies are obvious. First, these sites cannot well represent the rotation rate of the earth crust because there is no selected site in five out of fourteen tectonic plates and three of fourteen plates only have one site each. Second, the total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crust is non-vanishing in ITRF2000, even though it is declared that No Net Rotation (NNR) with respect to NNR-NUVEL1A is imposed on ITRF2000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ations of ITRF2000. So the NNR condition in 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CTRS) realization cannot be satisfied in ITRF2000. In this paper, the criteria of site selection for estimating the Euler vectors are suggested; the Tisserand system constraint equation in ITRF construction is derived; and as a product, the global plate motion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ITRF2000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50.
张文胜 《四川测绘》2003,26(4):155-157
本文分析比较了目前城市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中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并为实现数字化地形图中不连续线、面状符号及复杂线状符号向GIS的自动化导入,针对电子平板法提出了基础线的概念。对全站仪草图法,提出在全站仪上加挂微型计算机,并用常规摄像方法代替草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