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0篇
  免费   810篇
  国内免费   113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221篇
地球物理   684篇
地质学   1909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9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991.
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磨拉石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昆仑山前柯克亚剖面晚新生代沉积记录了昆仑山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西昆仑山前磨拉石形成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中期,反映西昆仑山-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有一次快速的隆升过程.孢粉记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表明,柯克亚剖面上部厚层砾岩的形成时代应为上新世早中期,而整个磨拉石开始沉积的时代应更早,为中新世晚期.沉积记录和气候变化显示了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发生了显著的构造隆升事件.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Ma以来以0.93和0.62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O.93和0.62~0Ma期间各种磁学参数大致呈同步变化趋势,能较好地与深海氧同位素(MIS)曲线相对应,而在0.93~0.62Ma期间(相当于L9底到L6顶,MIS24-MISl6),尽管磁化率、饱和剩磁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与剩磁矫顽力(Bcr)、矫顽力(Bc)曲线的峰谷能与MIS的峰谷相对比,但该阶段的磁学参数变化幅度和形式明显不同于1.5~0.93和0.62Ma以来的两个演化阶段。磁化率、Mr和Ms在0.93Ma突然降低,此后变幅很小,反映夏季风较弱且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到0.62Ma前后。在0.9Ma前后Bc、Bcr突然增大,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突然增强,然后宽幅波动下降。这种变化可能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的响应。黄土高原岩石磁学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发生于0.93Ma,结束于0.62Ma。造成这次气候转型事件的原因除了与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变化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而激发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沙漠的形成与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总被引:209,自引:17,他引:192  
以1971~2000年青藏高原77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 (最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 为基础,应用1998年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状况对其辐射项进行修正,模拟了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最大可能蒸散,并由Vyshotskii模型转换为干燥度,力求说明近3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应用线性回归法计算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是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最大可能蒸散呈降低趋势,大多数地区的干湿状况有由干向湿发展的趋势。气候因子与地表干湿状况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65,自引:23,他引:42  
马晓波  胡泽勇 《中国沙漠》2005,25(1):137-139
利用青藏高原84个台站自建站至200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 a来的降水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突变,结果表明降水有所增加,最大为10.2%;降水是渐进式的变化,高原主体突变不明显,青海和四川西北部分别于1968年和1972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995.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赵景波  李瑜琴 《中国沙漠》2005,25(3):370-373
根据野外考察和陕北、关中土壤含水量测定,讨论了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分布范围及其对恢复植被的影响。资料表明,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分布普遍,向南分布已达关中平原地区。不同植被带土壤干层发生原因有一定差别,干层发育程度有明显不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干层发育强度差别恢复不同类型的植被。在以往划分的延安以南的落叶阔叶林带,土壤干层发育较轻,可采取草、灌、乔木相结合的措施逐步恢复森林植被。在延安到长城之间的森林草原带,土壤干层发育严重,应当先发展草灌植被,后恢复森林草原植被。在长城以北的草原带应自然恢复草原植被。在土壤干层发育严重的地区,造林一般不能带来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深部土壤水分的过量消耗等不良后果,是不适于造林的地区。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中,不论是发展人工林还是发展草灌为主的植被,都不宜选择耗水多、生长快的植物种,而应当发展生长适中偏慢的乔、灌、草种。  相似文献   
996.
地面不同垄沟形式对径流调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泉  田媛  苏德荣 《中国沙漠》2005,25(6):910-915
在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地面垄沟是控制侵蚀、保持水分的有效措施。而不同垄沟形式将直接影响沟中径流量和土壤水分状况。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垄上覆盖材料和三种不同垄沟比的6组试验处理,通过2002与2003年降水季节的连续田间试验观测。结果表明:覆膜垄沟(MR)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低于不覆膜垄沟(ER),约为不覆膜垄沟(ER)的10%,两种垄沟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0.4mm、4.6mm。覆膜垄沟(MR)的径流效率远高于不覆膜垄沟(ER),覆膜垄沟(MR)与土垄的平均径流效率分别在45%~70%与5%~6%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97.
1IntroductionChinese loess has been studied by a lot of researchers and its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s realized in restoring the Quaternary environment and correlating the climatic changes between oceans and continents (An etal., 1985; Kukla, 19…  相似文献   
998.
阿里高原土地沙漠化发展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森  杨萍  王跃  张春来 《中国沙漠》2005,25(6):838-844
阿里高原沙漠化土地具有高寒干旱景观特色和脆弱的生态学属性。运用遥感、野外调查与GIS等方法监测近10a高原沙漠化的发展演变,沙漠化面积减少219.58km2,平均升级率为-0.36%,动态度为-0.052%。近40a来,阿里高原沙漠化的发展演变是由气候暖干化、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以及鼠类活动等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活动在其中具有更大的效力与作用。高原沙漠化正在向自然沙漠化过程+人为沙漠化过程发展。防治土地沙漠化是本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基本策略是全面保护、综合治理、适度开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EOS/MODIS的若尔盖高原湿地定量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EOS/MODIS影像提取若尔盖高原湿地信息的定量遥感方法.先计算MODIS影像的NDVI并将其线性变换到0~255;然后经多次试验确定区分湿地与非湿地的MODIS-NDVI阀值,并用人机交互式调整的方法消除误判像元及云的干扰,再多次试验得到区分湿地内部沼泽地和水体的阀值;通过统计不同类型湿地像元数计算湿地面积.研究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空间分布和面积具有季节差异,这与该地区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相关;采用MODIS-NDVI阀值并结合人机交互式调整的方法提取若尔盖高原夏半年的湿地信息是可行的,精度达到82%,而利用该方法提取冬半年湿地信息效果不甚理想,冬半年的MODIS影像湿地判识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黄土土壤结皮对产流临界雨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野外资料,从影响产流的各项因子出发,分析黄土高原典型区土壤结皮对产流临界雨强条件的影响,得出:在该区特殊的超渗产流方式下,土壤结皮降低入渗,使得产流时的临界雨强条件降低,因而大大提高了产流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雨强变异很大,应考虑不同雨强情况下土壤结皮对产流量的影响。而在室内条件下,各项因子均是可控的,一般情况下,雨强恒定,产流时的临界雨强条件降低,意味着产流提早,必然带来产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