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ApossibleULFseismicelectro-magneticemissionXing-CaiLI;(李兴才)Hui-XinCAO;(曹惠馨)Tie-HongYU;(俞铁宏)andZhi-YongCHEN;(@2陈智勇)(Instituteo...  相似文献   
152.
金学申  戴英华 《中国地震》1995,11(3):248-256
本文依据信息量的定量判定方法,从分析地震地质和前兆因子与强震发生的关系出发,对各种因子所能提供的长期或10年尺度强震危险的信息量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利用1900年以来Ms≥4.7地震目录,系统分析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与晋冀内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同步涨落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能对这2地区未来二三年内地震活动趋势预测提供一个方面的证据,本文给出了预测方案,报道了应用实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分析了我国1900年以来Ms≥7.0级地震前与断层面总面积有关的参量ΣE^2/3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了运用ΣE^2/3-t曲线进行中期地震预报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某一地区历史地震的E^2/3(t)曲线,可以认识这一地区在过去若干年内地震的活动情况,并由此判断该区未来几年到几十年内地震活动的总状态;还可以根据E^2/3(t)曲线外推估计一个地区目前地需求的可能强度。本文对E^2/3(t)曲线的基本形  相似文献   
155.
隧道工程地质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本文从一些隧道工程事故实例出发,讨论了引起坍方和涌水灾害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工程阶段的预报方法以及预报研究的重大经济效益。最后提出五点提高预报符合率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6.
“频谱分析法”在兰州市地下水水源地水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成利 《甘肃地质》1995,4(1):77-81
利用“频谱分析法”预报地下水位经实际监测结果的误差检验,认为该方法用于地下水水源地水位预报是基本可行的。为今后广泛开展地下水情预测预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7.
华北强震水化学参量变化的模糊识别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君英  唐仲兴 《地震》1999,19(1):71-80
利用模糊识别方法对1969 ̄1998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渤海,海城,唐山3次强震及其强余震以及大同,包头西,张北3次中强震之前,该地区50多口观测井的水氡和部分井孔的He,H2,CO2,Hg等水化学组分8万多个观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处理,取得了华北地区强震前水氡,气体和水质组分前兆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了该地区强震和中强地震水化学参量中期和短期的异常指标,最后对模糊识别方法的地震预报效能提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8.
用近场记录研究唐山地震的震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唐山地震近场记录的波形拟合,研究了震源短周期运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推断了主要破裂事件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高频地震波中的主要部分来自几个局部区域的破裂过程.它们的错距分布相当集中,上升时间为1.1-1.5s.由5次破裂事件组成的震源模型中引人随机扰动量,较好地描绘了地面运动的高频状态.  相似文献   
159.
滇西实验场微震衰减与场地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建庆 《地震研究》1993,16(1):1-12
本文使用滇西实验场区PDR—2数字化台网的77个微震(M_L<3)资料,分析了场区内的下关、洱源、邓川、双廊、乔后和漾濞6个台站的微震振幅谱。采用振幅谱频率比方法,研究区域衰减效应和局部场地响应。在一固定接收器场地条件下对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几十个地震,测量5Hz和20Hz谱振幅比,估计场区内地壳上部P波和S波的Q值。6个台站分别属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各台Qp和Qs值差异与局部区域构造差异强烈相关,在所研究的小区域范围内衰减机制和场地响应差异可分为三个条带状区域。6个台站的平均Qp为210,Qs为460。Qs≈2.2Qp,与Frankel估计的Qp≈Qs对比,表明地壳上部的衰减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场地响应的另一主要特征是谱的拐角频率,对于浅源微震拐角频率不是震源距和地震位置的函数,统计结果表明,各场地具有明显的优势拐角频率,它与局部场地构造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60.
俞维贤  王晋南 《地震研究》1993,16(4):350-358
本文利用滇西地区近些年来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及地壳形变等方面的资料,经深入研究分析,最终选定了12个较理想的特征参数,通过综合图像识别,在64个研究对象中得到了28个D类对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其中有16个对象历史上已有6级以上地震的记载;12个为新判定的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1个为判定不稳定对象。最后给出了云南滇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预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