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管道穿越黄土陡坡斜井工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怡  王芝银  马兰平  曾志华 《岩土力学》2008,29(Z1):267-271
长输油气管道工程频遇黄土冲沟,给管线的施工和安全运营带来了困难。基于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斜井开挖法穿越边坡的井周及坡体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确保斜井布设在边坡潜在的最危险滑动面以外的前提下,坡顶斜井入口越接近坡肩,斜井井周及坡体的稳定性越好。鉴于黄土斜井拱顶易出现塌落的问题,基于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结合响应面方法,构建了拱顶屈服区深度的预测公式,经验证相关性良好,可用于对斜井穿越黄土冲沟或陡坡的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深水油气田主动旋流分离器强制涡流前推段锥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应用RSM(reynolds stress model)湍流模型对主动旋流器内部强旋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强制涡流前推段锥角变化时,合理预测并对比其内部轴向速度、切向速度、离心力以及分离效率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前推段锥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合液在前推段内的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进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当锥角达到15°时,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分离效果。此外,在不同深水环境下对该主动旋流分离器进行仿真计算表明,不同的环境压力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以水解度为指标,比较了6种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水解效果。在单因素考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建立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产品专用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其他蛋白酶,该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5.93%,酶解时间为4.07 h,酶解温度为54.6℃。在此条件下,海产品专用蛋白酶酶解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5.73%±2.39%。本研究为香港巨牡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RSM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模拟能力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宗培书  周晶 《气象科学》2017,37(1):101-109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区域谱模式RSM(Regional Spectral Model)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进行了为期20 a(1984—2003年)、水平分辨率为30 km的高精度模拟,并对模拟所得降水的气候态、年际变率、逐日变化以及极端事件进行了检验,和对造成降水偏差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SM模拟所得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变率,以及降水量值都与实况相近,也基本可以再现夏季降水的年际变率分布情况,但是模拟所得的雨带存在偏南且偏弱的特点。对于逐日降水特征,RSM模拟所得季节内逐日降水变化与实况的走势基本一致,再现了夏季降水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的特点,模拟出了江淮地区6月日降水区随时间北抬的特点。对于极端事件,模拟和实测的夏季不同雨强的天数分布对比表明模拟与实况基本接近,但是模拟的降水日大值中心较实况偏北;极端降水指数的计算结果也表明RSM模拟的极端降水情况与实况基本一致。综上,RSM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有着较好的模拟能力,可以用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降水气候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针对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法存在的缺点 ,建立了神经网络响应面 ,进而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多种数值试验表明 ,神经网络响应面可以快速、精确地拟合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 ,为结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了氯化钙水提法从海带废渣中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显著性和交互性分析研究,获得了最佳提取制备参数.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6h,料液比1:80时,可以获得3.95%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其中岩藻糖含量为17.47%,硫酸根含量为37.14%.  相似文献   
18.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hyd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ship hull form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improve the calm water performance of the KRISO Container Ship (KCS). The framework relies on three key features: a novel shape morphing method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subdivision surfaces and free form deformations, a robust three dimensional viscou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solver based on the openFOAM open-source libraries and a Gaussian process-response surface method (GP-RSM) based on ordinary Kriging model which has been created to speed-up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interest (QoI) of the design process.The accuracy of the hydrodynamic solver is proven by comparing the obtained results against availabl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 preliminary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mesh size has been carried out aiming at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required by the CFD predictions. Three GP-RSMs have been trained relying on increasing number of hull designs. Each surrogate model has been cross-validated by both leave-one-out and k-fold techniques. The behaviours of these multi-dimensional surfaces have been analyzed in details by sampling the investigated design space with 107 points according to a Full-Factorial algorithm, highlighting the regions of maximum devi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resistance of the reference hull. The three optimum designs provided by the corresponding GP-RSM models have been verified by using high-fidelity CFD simulations with a refined mesh configuration. Calm water resistance, wave patterns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ver the selected hull surface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generated shape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9.
以蓝圆鲹为原料,酶解蓝圆鲹鱼肉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蓝圆鲹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酶种类和添加量、液固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10%,液固比2∶1,酶解温度54.4℃,酶解时间3.18 h下,多肽提取率为32.35%。  相似文献   
20.
刘方成  陈巨龙  王海东  任东滨  陈璐 《岩土力学》2016,37(11):3336-3346
循环单剪试验被认为是研究地震场地中土体动力特性最合适的方法。为减小尺寸效应影响及解决工程中广泛存在的加筋土及粗颗粒土动力特性测试问题,研究大尺寸循环单剪试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大型循环单剪试验装置,采用竖向线性滑动轨道约束上加载板和采用水平滑动轨道约束下加载板,确保前者仅发生竖向平动,后者仅发生水平平动,采用层叠的、带层间橡胶膜、分离式4点支撑的钢筋环构成的柔性剪切箱为试验提供侧向边界约束,确保了对单剪土样加载边界条件的真实模拟。针对土工格室加筋橡胶砂的测试结果表明:大型循环单剪试验装置得到的土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较好地反映了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非线性和棘轮特性,大型循环单剪试验装置得到的 - 和 - 曲线变化规律与常规尺寸试验基本一致,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大尺寸试验得到的动剪模量特性与常规尺寸试验之间的差异,与单剪试验尺寸效应结论相符;试验中阻尼比特性受尺寸效应影响的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