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测绘学   658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851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将预报产品作为自变量,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作为因变量,对2013-2016年冬季浙江省中尺度区域模式预报近地面风速进行订正和评估。所选956站中多数站点风速订正后有所改善,通过定量分析可知浙江西部地区整体改善效果最好,其中效果明显站点占91.7%;中部地区改善效果明显站点占86.5%;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效果略差,明显改善的站点占67%。各地级市整体表现均不错,除舟山地区为49.9%外,其他地区风速改善比例均超过50%。选取2017年1月20日浙江东北地区沿海大风过程分析发现订正后的风速与观测风速更为接近,在定海大岛站点(靠里)中表现尤为明显,订正后的结果具有显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利用1980—2015年6—8月我国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评估CWRF模式(Climate-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多种参数化方案对我国夏季日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考察累积概率变换偏差订正法(CDFt)的订正效果。通过将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引入到偏差订正模型中,提出针对极端降水的累积概率变换偏差订正法(XCDFt),检验和评估其对极端降水订正的适用性。结果显示:CWRF模式微物理过程选用Morrison-aerosol参数化方案组合对我国降水场的模拟较好,CDFt订正效果良好;XCDFt偏差订正模型能够较好地提取模式建模与验证时期变化信号,订正后相比订正前与观测极端降水的概率分布更为接近;经过XCDFt订正后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20年一遇的极端降水重现水平较模拟值更接近观测值,可为CWRF模式提高极端降水的业务预测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采用ECMWF集合预报降水量资料和中国降水量观测资料,研发了基于最优概率的过程累计降水量分级订正预报(OPPF)技术,并在遵循总体技术思路的基础上设计出三种不同的OPPF计算方案(OPPF1、OPPF2、OPPF3),继而选用2015—2017年汛期(5—9月)中国91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回报试验和预报效果对比评估,结果表明:(1)在中期延伸期预报时效(96~360小时),对强降水和有无降水的预报效果,三种OPPF均明显优于集合平均(EMPF)和控制预报(CTPF);对中等以上或较强以上强度降水的预报效果,OPPF1和OPPF3明显优于CTPF、与EMPF基本接近。(2)三种OPPF相比,OPPF3的预报效果较OPPF1总体略胜一筹,两者均好于OPPF2。(3)预报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强降水预报的TS评分明显大于北方地区,且OPPF3预报效果明显优于EMPF;在96~240小时预报时效,东北地区东部OPPF3强降水的预报效果也明显好于EMPF。   相似文献   
104.
唐山震区深反射剖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唐山地区深部地壳构造与唐山大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关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部物探局的协助下,于1985年1月在唐山震区完成了64km长的深反射剖面野外观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整个地壳结构的详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震区内深度500m以上的沉积层十分破碎;结晶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2-7km不等,覆盖地层倾斜,且断层发育,其中陡河断裂为正断层,延深至6-7km,推断该断层为1976年唐山发震的重要构造之一。测线上大约21km深处普遍存在一反射层;莫霍面深度在31-32km左右,与该地区折射剖面得到的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05.
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运动干扰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表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干扰的校正方法。并以江西萍乡和福建安溪的二个钻孔为例,说明了热流校正的具体过程。由于地下水对流传热的影响,垂向地下水渗透层内温度和热流随深度均呈指数分布。通过对钻孔测温数据的一维垂向Peclet数分析,可以确定渗透层内传导和对流热流分量以及热流的构成,从而得到未受地下水对流干扰的区域背景热流。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渗透率结构均一的介质,也可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相似文献   
106.
β修正新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中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洪文 《矿物岩石》1994,14(4):98-100
在酸性介质中,银(Ⅰ)与碘化钾和丁基罗丹明B(BRB)反应、显色液由红色变紫色.本文研究β修正光度法定量痕量银,该方法能消除显色体系中过量BRB干扰,提高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25ml溶液中,银在0─1μg/ml浓度范围内遵循Lambert-Beer定律。样品分析表明,银最低测定量0.04mg/L,加标回收率95.3─106%。  相似文献   
107.
引用斜率作为新的变量,首次使地形改正一类奇异积分非奇异,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精密地形改正计算的若干技术问题,地形模型和某山区的试算结果均表明,以往线性近似误差较大,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08.
沈博  吴蓉元 《物探与化探》1995,19(5):351-359
零位校正误差是重力仪除标定以外最主要的误差来源.本文根据作者数年来从事高精度重力勘探工作中所积累的资料,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研究.(l)对Lacoste-Romberg重力仪的正常零位变化和零位突变特性提出了分析结论;(2)对实测资料采用动、静分高处理方法,分析了重力仪连续工作时(数日至数十日)由于零位非线性变化可能引起的零位校正误差;(3)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到了零位突变对重力仪观测精度影响的参考值;(4)针对重力仪使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善零位移线性度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顾及局部地形改正、椭球改正及大气改正的情况下,采用实测数据,应用Meissel方法和Wenzel频谱分析方法,对某盆地边缘的高程异常进行了实际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多普勒高程异常进行了比较,证明结果是良好的。此外还对我国精确高程异常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0.
The relationship of hillslope erosion rates and sediment yield is often poorly defined because of short periods of measurement and inh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erosion processes. In landscapes containing hillslopes crenulated by alternating topographic noses and hollows, estimates of local hillslope erosion rates averaged over long time periods can be obtained by analysing colluvial deposits in the hollows. Hollows act as local traps for a portion of the colluvium transported down hillslopes, and erosion rates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age and size of the deposits and the size of the contributing source area. Analysis of colluvial deposits in nine Oregon Coast Range hollows has yielded average colluvial transport rates into the hollows of about 35cm3cm?1yr?1 and average bedrock lowering rates of about 0.07 mm yr?1 for the last 4000 to 15000 yr. These rates are consistent with maximum bedrock exfoliation rates of about 0.09 mm yr?1 calculated from six of the hollows, supporting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exfoliation rates limit erosion rates on these slopes. Sediment yield measurements from nine Coast Range streams provide similar basin-wide denudation rates of between 0.05 and 0.08mm yr?1, suggesting an approximate steady-state between sediment production on hillslopes and sediment yield. In addition, modern sediment yields are similar in basins varying in size from 1 to 1500 km2, suggesting that erosion rates are spatially uniform and provi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an approximate equilibrium in the landsca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