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内蒙中部地区水系沉积物U、~(210)Po的区域概查,在约60000km~2范围内,发现了104个U异常点,296个~(210)Po异常点,并圈出了U异常晕圈210个,~(210)Po异常圈144个。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评价异常的方法、程序和10个主要评价判据,并对异常进行了分类(Ⅰ,Ⅱ,Ⅲ类)。文章通过对三个实例的解剖、从较多的U、~(210)Po异常中分辨出矿异常及非矿异常。从而说明,在干旱荒漠地区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快速扫面,是普查找矿远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Despite the gently dipping slopes (ca 1°), large-scale submarine slope failures have occurred on the mid-Norwegian continental margin (Storegga, Sklinnadjupet, Traenadjupet),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special conditions predisposing to failure in this formerly glaciated margin. With a volume estimated between 2,400 and 3,200 km3 and an affected area of approximately 95,000 km2, the Storegga slide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best-studied submarine slides of Holocene age known worldwid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slope failure indicates that a large (6.5 < Ms < 7.0) seismic triggering mechanism would not be sufficient to cause failure at more than 110 m below the seabed as observed for the slip planes at Storegga (northern sidewall). This implies that other factors (e.g., liquefaction, strain softening, gas charging, rapid burial) are needed to expla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Storegga slide with a deep surface of failure.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action effect of rapidly accumulated sediments in the slide area. During compaction, sediment grains reorganize themselves, thereby, expelling pore water. Consequently, depending on sedimentation rate and permeability, excess pore pressures might result beneath less permeable sediments. Our modeling and cross-checking illustrate how excess pore pressure generation due to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could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layers of weakness, and thus, how such a large slide might have been initiated in deep sediments. Using the highest sedimentation rate estimated in the area (36 and 27 m/kyr between 16.2 and 15 kyr BP), 1D modeling shows excess pore pressure values of around 200 kPa at a depth of 100 m below the seafloor 15 kyr BP and 60 kPa at a depth of 100 m at the time of the slide (8 kyr BP). Excess pore pressure apparently drastically reduced the resistance of the sediment (incomplete consolidation). In addition, 2D modeling shows that permeability anisotropie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lateral extent of excess pore pressure dissipation, affecting, that way, normally consolidated sediments far from the excess pore pressure initiation area.  相似文献   
33.
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全新视角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有利于深刻揭示发展模式对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重要影响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调控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利用历史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简要分析典型案例区域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发展模式及其变迁的视角,综合研究快速工业化区域土地利用变迁的动力机制与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耦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4.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0-246
本文从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统一体和整体性的角度出发 ,在阐述构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宜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农业生产行为特征及高效利用途径进行系统分析 ,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中的重要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研究IAEG信息(会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及其均匀性是影响岩体结构类型、岩体质量优劣及岩体稳定性分析以及工程岩体综合分区利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工程为例, 系统地讨论了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等。研究表明, 根据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特点, 综合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评价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近海热带气旋迅速加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近海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气候特点,规定12小时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增值≥10 m/s为迅速加强。通过1949~1990年近海发生迅速加强的84个热带气旋个例分析,阐述了迅速加强时段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迅速加强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37.
何正檀 《华南地震》1992,12(3):36-45
1980年,笔者应用地震对称迁移图象预测了全球大地震,其中包括12项主要预测意见和5项补充预测意见。近十年间,大多数预测意见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说明作为一种新方法,对称迁移图象可能对地震长期预测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GIS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该系统由7个功能模块组合,主要有:地震地质基本信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管理等。介绍了彩红外航片遥感等软件应用技术,并提出此系统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39.
孙健  吴良芳  杨献忠 《江苏地质》2006,30(3):226-230
根据地形地貌和岩土组合特征,该区可分为低山丘陵—山麓基岩区、山前平原—阶地中硬土区和长江漫滩软土沉积区,覆盖层主要是长江冲、淤积形成的新近系沉积软弱土。主要讨论漫滩软土及中硬土的特征,并对其工程地质适宜性及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0.
马玲  范柱国  吴伟 《云南地质》2006,25(3):367-373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丽江-大理地区的地壳稳定性作定量评价,认为该区地壳稳定性可划分为三类,各亚类地壳稳定性不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