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101电子海图产品规范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进  李颖  周颖  白春江  李博 《测绘科学》2016,41(3):150-155
针对S-101电子海图产品规范尚未发布正式版本的现状,该文介绍了S-57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发展的局限性与S-100海道测量数据模型的体系结构特点,探讨了S-101标准中的详细内容,对S-101标准中要素描述目录、复合属性、信息类型、不依比例尺变化要素、曲线等新的要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S-101标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基于对国内外渔业电子海图系统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开发新型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构成、总体方案和功能模型,采用IHO S-57海图国际标准即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Transfer Standard for Digital Hydrographic Data)的电子海图,介绍了应用Visual C++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软件已实现了海图物标图层显示、渔业信息查询、渔区数据库管理、渔区及作业安全等深线标绘、遥感影像加载,实时潮汐计算及海况信息叠加显示等主要功能,为渔业信息组网服务及构建一体化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传输和发布平台提供了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73.
赞比亚北部地区广泛发育古元古代花岗岩,是研究班韦乌卢地块构造岩浆作用特征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对赞比亚北部卡帕图地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体开展较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卡帕图地区主体花岗岩形成于2012±11~1970±20Ma,晚期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959±16Ma,均为古元古代岩浆活动,大量太古宙捕获锆石信息显示班韦乌卢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地壳组分残留.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卡帕图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67.93%~72.80%)、高铝(13.85%~14.91%)、富钾(Na2O/K2O=0.29~0.89)、低镁(0.38%~1.93%)、低磷(0.10%~0.23%)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在1.04~1.19之间,CIPW刚玉标准分子指数大于1%(1.01%~2.51%);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整体右倾,其中主体花岗岩稀土含量较高(ΣREE=191.79×10-6~294.25×10-6),Eu负异常(δEu=0.26~0.53),晚期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稀土含量相对较低(ΣREE=48.58×10-6~54.00×10-6),Eu弱正异常(δEu=1.04~1.37);微量元素中,卡帕图花岗岩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等,并具有较低的Cr(3.56×10-6~65.6×10-6)、Co(1.99×10-6~12.5×10-6)和Ni(2.16×10-6~33.7×10-6)含量;以上特征表明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属于S型花岗岩.Hf同位素结果表明,卡帕图花岗岩的εHf(t)值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分别介于-15.9~+4.7和2289~3596Ma,远大于其锆石的结晶年龄,指示岩浆源区成分的强不均一性,岩浆源区系太古宙-古元古代陆壳部分熔融产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幔物质混入.此外,主体岩石较高的CaO/Na2O和低的Rb/Sr比值,表明主体花岗岩原岩是由地壳砂质岩部分熔融而来;晚期浅肉红色似斑状花岗岩低的CaO/Na2O和高的Rb/Sr比值,指示泥质岩源区熔融.综合区域和全球构造演化历史,本次研究认为卡帕图花岗岩形成于坦桑克拉通与班韦乌卢地块同碰撞的构造环境,该期岩浆活动可能是Columbia超大陆的碰撞造山事件在班韦乌卢地块的地质响应.  相似文献   
74.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ate mesozoic of South China is in a debate between two schools of thought: an intra‐continental rift zone along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or active rifting associated with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new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U‐Pb zircon ages, along with geochemical data of three basic dikes that cross‐cut the Dexi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The deposit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 in eastern China and part of large scale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Mesozoic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are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kes were emplaced in the Late Jurassic with an average U‐Pb age of 153.5 ± 2.4 Ma. The intrusions have bulk εNd(t) of ca +0.7 and zircon εHf(t) value of +1.54 to +6.92. Based on relatively enriche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REE) and depleted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 (HFSE) abundances with pronounced negative Ta–Nb, Hf–Zr and Ti anomalies in multi‐element diagrams, we propose that these dikes were derived from a subduction‐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 source. The variability in Hf isotopes identifies some degree of crustal contaminations. Our data support a scenario with a back‐arc extensional setting or an intra‐arc rift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t or prior to the late Jurassic as the most likely cause for these subduction signatures.  相似文献   
75.
长孢藻是具有产多种蓝藻毒素及异味物质潜在能力的丝状异形胞蓝藻.为了探究长孢藻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从江西柘林湖分离24株长孢藻,经形态鉴定分成4个种类,分别为浮游长孢藻(Dolichospermum planctonicum)、近亲长孢藻(D. affine)、卷曲长孢藻(D. circinale)、螺旋长孢藻(D. spiroides). 16S rRNA基因序列表明柘林湖长孢藻与日本等地区的长孢藻高度相似,但只有近亲长孢藻与日本近亲长孢藻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基于16S-23S rRNA之间高变异性的ITS序列分析,4种长孢藻的D1-D1'螺旋结构相同,藻丝为直型的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与藻丝为弯型的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的Box-B、V3螺旋结构差异较大.通过对毒素和异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4株长孢藻均不产毒,但是4株浮游长孢藻及1株卷曲长孢藻含有土腥素合成基因.本研究不仅对柘林湖水华蓝藻的多样性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也在流域层面上为鄱阳湖的水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6.
基于IHO S-57标准的海图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HOS-57标准是海洋地理信息的国际数据交换标准,本文从该标准的由来、现状、发展和关键点,较详细地分析了S-57的标准;从分析S-57标准与现行国家海图数据库的差异入手,给出了按S-57标准建设我国海图数据库的理论模型、数据模型、实施方法和具体数据结构设计上的实例。最后指出落实S-57标准,从面向制图的数据库到面向地理实体的数据库转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7.
We investigate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effect of ferrous iron, Fe2+,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MgSiO3 post-perovskite. We find that ferrous iron is high-spin over the pressure range of the mantle assuming a ferromagnetic structure. The bulk modulus and the specific volume increase with the addition of ferrous iron to MgSiO3. We find that Fe partitions preferentially to post-perovskite and broadens the two-phase pressure range.  相似文献   
78.
IHO S-100地理信息注册器的结构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100支持基于ISO19135地理信息项注册程序标准构成的注册器,S-100注册器使得海道测量数据具有更强的交互性.介绍了S-100地理信息注册器和注册集的结构和管理角色,以及其管理操作责任和程序.  相似文献   
79.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正在制定电子海图推荐的有效性检验S-58最新版本(5.0),对于错误的分类更细致,更加符合地理信息的描述方式。本文基于此分析其对电子海图生产制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针对当前海图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利用ENC数据生产符合标准纸质海图的技术路线及具体步骤,设计与编写了印刷用符号库和S-57特征物标到CDC体系符号对照表,最后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