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Geo-information (GI) service automated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user demands is a crucial task i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s. State-of-the-art GI service composition approaches face serious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nd stability as the general GI processing service chain (GIPSC) must be generated from individual user specifications from scratch.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called an adaptive geo-information service evolution (AgiSE) method which overcomes these limitations by adaptively reusing and modifying previously generated GIPSC. In this method, an influence domain minimisation (IDM) criterion is employed to modify the existing GIPSC to fit the new (changed) user demands through minimum revisions. The correction of local modification is ensured by process and integrity constraints. An innovative algorithm called influence domain pursuit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optimised solution through a heuristic backward search based on the defined IDM. Experimental analysis shows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f using AgiSE in GI service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benefits of AgiSE are the improved efficiency of GI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the improved executing stability of GIPSC which were achieved by reducing the service provider load. The AgiS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crucial in reusing a general unified framework for GI service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72.
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的具体形式和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农户生计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物补偿增强了主要参与农户的物质资本,并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相对稳定的纯收入;政策补偿主要使主要参与农户获得具有稳定产权的山地资源;技术补偿和产业补偿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为增强今后各类农户可持续生计,提出技术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方式方面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3.
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牧童经济”到可持续发展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可持续发展提出后的十几年内,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生态系统变化所起的作用仍难以估量,但全球生态系统及其供应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理想的好转,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人类要有一个艰难的历程。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最终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4.
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比较和分析Web Services的两大开发平台J2EE与.NET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GIS体系结构,并以J2EE为平台,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GIS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5.
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系统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比较和分析Web Services的两大开发平台J2EE与.NET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GIS体系结构,并以J2EE为平台,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GIS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6.
介绍Web Services技术,以及上海市测绘院以web Services为基础研建的数字测绘档案管理系统.探讨了测绘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多部门联合立卷、信息共享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7.
基于.NET的移动GIS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目前国内外移动GIS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移动设备上基于.NET的GIS开发方案,采用面向对象方法以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对系统模块进行设计,实现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以E博士TT588掌上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基于.NET平台和VS2005开发移动GIS原型系统,以应用实例证实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基于广州市2004―2016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通过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合格网分析法构建广州市2004―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密度格网,并展开Getis-Ord热点区分析和圈层分析评估,分析广州市快速城市化进程土地利用变化对ESV变化过程和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广州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占用了大量生态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从2004年的1 320 km2扩张到2016年约2 000 km2,预计2020年将达到2 263.63 km2,生态用地斑块日趋破碎化;2)2004―2016年间,广州市ESV总值累计减少了92.41亿元,年均减少约8.4亿元,预计2016―2020年其继续减少但减速会放缓;3)ESV高值区域的格网数量净减少近18%,低值区域的格网数量净增加约46%,局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善难以抵消快速城市化造成的ESV损失;4)广州市ESV变化呈现局部空间自相关现象,高冷区常年集聚分布在花都区和番禺―南沙一带,高热区从集聚分布于东北部逐渐变成为零星分布;5)ESV圈层格局从中心城区向外围区(核心区、近郊区、边缘区和外围区)呈“低―低―中―高”向“低―低―低―高”的结构特征演变,地处城市边缘的近郊区域和边缘区域逐渐形成空间异质性最突出的城乡交错带。  相似文献   
79.
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2 550.29×108元。其中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的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9.01%、63.47%、4.08%和3.44%。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以2020年遵义市正安县汛期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为研究个例,通过卫星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的遥感影像反演,识别强降水影响区域,分级标识灾害风险,探索山区的三个叫应,以期发挥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为防汛救灾和流域的上下游联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山区防汛指挥调度,既要关注强降雨区域,也要考虑河流走向、上下游降水增叠效应,尤其是对于高大山脉前海拔高差明显区域的地表径流汇流增强作用,应加强判断联动叫应;②降雨量大小和地表水体增加量、存在的灾害风险隐患未必成正比,防汛工作不能一味只根据降雨量大小来做出灾害防范决定;③该案例作为一次天气过程造成影响的试点分析工作,为进一步探索对应关系提供参考基础,叫应关系的最终确立需要更多天气过程案例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对正安县洪涝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具有重要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