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analysis of 3 subsamples from each of 12 sediment cores from a micro-tidal flat shows that spreading of Spartina effects sediment parameters. The effect diminishes with distance to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72.
全球碳通量东滩野外观测站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碳循环过程与特征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陆地、海洋和淡水三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区,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区,目前正遭受外来互花米草入侵和人类干扰的双重影响。2004年7月,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崇明东滩建立了“全球碳通量东滩野外观测站”,这个野外观测站主要包括3座涡度通量塔和两条长期监测样带,并通过借助涡度协方差技术精确地测定生态系统能量、CO2和水汽通量,同时结合遥感、水文地质学和地面生物物理学调查,研究河口/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生物物理学过程及其他因子对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在东滩建站的根据、采用的技术以及将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3.
三都湾互花米草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飒梅 《台湾海峡》2005,24(2):223-227,i001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滩涂上外来入侵植物群落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就闽东宁德地区三都湾海域的互花米草生长与变化状况,探讨如何实现利用遥感数据快速监测滩涂上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为生物入侵监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以缨帽变换的方法处理LandsatETM 和TM多光谱数据所获得的土壤视面和植被视面为基础,进行分层次分类可监测滩涂上互花米草的生长与分布扩展状况.  相似文献   
74.
Natural and created Spartina brackish marsh habitats in the Guadalupe Estuary, adjacent to the Aransas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Texas, USA were surveyed during spring, summer, and fall 2004 to evaluate the equivalence of nekton assemblages in an old (>30 years) created marsh. During each season, six replica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each marsh type using a 1-m2 drop sampl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kton assemblage structure among marsh type, both within and across seasons. Species richne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atural marsh in spring and summer but not in fall. Several species that were dominant in the natural marsh but rare or absent in the created marsh had 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the presence of oyster substrate that was only encountered in natural marsh samples. Although cumulative richness was greater in the natural marsh, eight species were collected only from the created marsh. Shrimp and fish biom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atural marsh. Analysis of the density, biomass and size structure of thre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crustaceans indicated that the created marsh supported similar biomass of some species (white shrimp, blue crab); however, the size structure of some populations was variable among marshes (blue crab, brown shrimp). We conclude that lower substrate complexity (specifically oyster) and soil organic content in the created marsh reduced measures of nekton similarity and recommend that these features be addressed in future restor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75.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沼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取江苏沿海的3个典型岸段,在2000-2001年进行了野外地貌沉积及植被调查,并进行了地形高程测量;选用了1985-2001年间7个时相的TM卫星影像资料,追踪了江苏互花米草盐沼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5-6年内,互花米草植被扩散缓慢,主要为立地扎根,走茎蔓延。在TM影像可以计量的规模上,互花米草植被在裸滩上的扩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1996年,随着面积逐渐增大,草仔数量明显增加,年扩展率逐渐扩大,到1996年,平均年扩展率已达30%。第二阶段为1996-1999年的3年间,互花米草人工盐沼的面积迅速扩大,年扩展率平均为43%。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平均年扩展率迅速减小,为10%,预计还要减缓,最后,待原有潮滩生态位长满后,与滩涂自然淤长速率相应。  相似文献   
76.
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环境动态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志轩  罗贤  高抒 《海洋通报》2007,26(6):68-74
根据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两个时相陆地卫星影像资料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了 10 a 内核心区的植被演替、人工开发及潮沟系统演化,探讨自然及人为因素对整个原生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滩的面积 10 a 间扩展了 10 倍以上,而作为珍禽的主要栖息地的盐蒿滩、草滩和芦苇滩的面积 10 a 内均有所下降,其中草滩面积的下降尤为明显.10 a 间芦苇田和水禽湖这两种人工湿地的面积增长显著.潮沟系统呈减少和萎缩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海岸开发活动和互花米草盐沼扩展的结果.保护区核心区的原生生态系统已有退化迹象,珍禽的原生栖息地的面积有所下降,因此建议保护区将工作重点放在保护和重建原生湿地上.  相似文献   
77.
欧健  卢昌义 《台湾海峡》2006,25(3):437-444
本文结合前人在生物入侵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厦门市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建立了厦门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以厦门海域主要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例,评价其风险分值为85,入侵风险等级为“不可接受”.此外,本文还选取其他19种外来植物进行了风险评价与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在20种外来植物中风险分值列第三,评价结果与其危害现状相符.  相似文献   
78.
李加林  张忍顺 《海洋科学》2003,27(10):68-72
以江苏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海滩生态系统为例,探讨了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采用能值分析、市场价值和替代价格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江苏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江苏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每年为1.08×109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为6.11× 107元,间接经济价值为1.02×109元,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6.7倍.  相似文献   
79.
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互花米草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外来物利,目前在我国沿海已形成大面积的互花米草盐沼,对潮滩土壤等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分析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对江苏东台沿海不同地点(生长年数)的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样品的-仃机质含量分析,发现互花米草盐沼在由海堤向外的水平方向上变化的平均梯度为每100m土壤有机质含最减少0.87g/kg,垂直方向上的平均梯度为每向下1cm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0.05g/kg。互花米草盐沼土壤订机质的含量与互花米草生长年数相关程度较高,而与植株的生长状况相关较低。  相似文献   
80.
郗敏  隋晓敏  孔范龙  李悦  王筱彤 《地理科学》2018,38(9):1551-1559
选择胶州湾大沽河与洋河河口湿地作为研究区,按平行于海岸带方向的光滩和垂直于海岸带方向的河漫滩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无机碳(Soil inorganic carbon,SIC)含量、相关离子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应用Duncan方法及Pearson方法对SIC含量进行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滩SIC含量总体呈现距入海口越远,SIC含量越高的趋势,水体的冲刷作用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随距海距离增加,河漫滩SIC含量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要受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使SIC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入侵物种根系的转化作用所导致的。养殖活动改变了养殖池塘自身环境因子,进而改变了SIC分布规律,表现为其总体SIC含量高于光滩。相关性分析表明,SIC含量与土壤含盐量、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及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