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一种灰关联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军 《水科学进展》1993,4(3):190-197
基于时间序列多重信息利用的扩维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思想,提出一种应用于水文中长期预报的方法.它的特点是直接从径流序列的扩维相型关联分析中,寻求径流情势变化规律,较适合于缺乏输入因子资料或选择影响因子有困难条件下的水文中长期预报.利用海河、黄河和长江流域若干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序列对该方法做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白银厂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综合勘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百祥 《甘肃地质》1994,3(1):90-95
在综合以往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补做钻孔原生晕、物性和物化探综合剖面工作,经理论模型正演,归纳概括出白银厂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矿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并对矿床、矿田按剥蚀程度不同分别提出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式识别定量划分潜在震源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韫玉  杜兴信 《地震研究》1990,13(2):122-130
本文以陕西关中及部分邻区为例,考虑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及地球物地场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和多种计算方案,以定量判定潜在震源区。其结果表明,模式识别方法有利于地质、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场等多种因素综合应用,并能选择和显示判定潜有震源区的主要特征。不同模式识别方法的比较和多种试验方案的综合,则可提高潜在震源区判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水系分维的构造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岗  王海 《地震研究》1990,13(4):389-395
本文运用分数维几何学,研究了河流水系分维与地壳里向运动、活动断裂格局及运动学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地壳垂向运动控制大型河流主干的总体形态;2)活动断裂格局复杂、水平运动强烈的地区,水系分维值高;3)走滑断裂较斜滑断裂对水系发育的控制强烈,而后者主要起到对水系的分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同时具有识別、分解、解释异常三重作用的三元解释法■,在黄沙坪异常负值区有效地提取了由未知的深源磁性体引起的剩余异常。该异常与已知的中、浅源磁性体分处于极为类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中。后者与隐伏岩体、铅锌多金属盲矿体之间有着密切的成生联系。这为前者间接找矿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定量解释结果中,两者间的磁矩等效关系,论证了已知矿床西侧深部空间里,仍存在找到又一个大型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震动物观察站(SAOS)监测虎皮鹦鹉(BG=budegerigar)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观测结果。但是,所用的声记录仪未能考虑BG叫声的声学特性,而不能分辨BG不同的叫声和进一步提取震兆性叫声模式(EPCP),并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误计数。 据此,分析了BG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BG叫声大致上可分为单次叫声(SC)、变音调叫声(VTC)、单音节和多音节抗议叫声(MoSPC和MuSPC)。由此,进一步研制了它们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机,对BG叫声进行预处理、编码、分析、显示和打印输出。 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声场旅游飞机噪声(TAN)干扰下,该系统的BG叫声识别率(CRR)为66.7%,而对TAN没有误计数。在含10次不同声强的TAN干扰(432秒)的30分钟内,该系统记录了588次叫声(SC、VTC、MoSPC和SPC分别为377、22、20和169次),仅丢失65次叫声,其CRR平均为90%。但是,SAOS目前使用的声记录仪,这10次TAN干扰所产生的误计数可能约为BGU叫声的2.6—13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识别系统不仅可满足于BG不同叫声的识别,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功能。这就使之可为地震前BG声行为观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不仅可给出BG叫声频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并可为揭示BG的EPCP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内陆强震活动的起伏中,6级以上地震的大范围长时间缺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研究者已将其作为将发生7级地震前的标志之一。作者系统地清理了1897—1988年8月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缺震事件”的始末,较多的震例表明,限定“缺震事件”起止的地震具有中期预报意义。它们在地震构造上的原因可能是代表区域最活跃的破裂,突然处于阻碍、闭锁状态,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解锁,并随即出现新的一轮大地震活动。故可以作为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广东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大珠三角与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梯度特征,可见大珠三角在广东地理、经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周边地区的边缘地位。这种“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系统,前者主要成为旅游客源地,后者主要成为旅游接待地。大珠三角城际在空间上的逐步融合,构成了广东“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和“点-轴树状游憩网”,以及“南部濒海游憩廊”的旅游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several 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 models and make pattern recognition on invertebrate habitat zones. Probabilistic, general regression, and linear neural network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recognize both known and unknown invertebrate habitat zo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s we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in the recognition of known habitat zones. There was not distinctive variation in recognition from different neural network models.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learning rate of the neural network would influence recognized results. An unknown invertebrate species from Lepidoptera was recognized to be soil-dweller (dryland) by both neural network model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In sensitivity analysis it was additionally recognized to be the type of plant canopy (terrestrial). Overall the species was estimated to be a soil-dweller (dryland) or live on plant canopy (terrestrial). It was concluded that neural network models can perform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statistic models in pattern recognition, but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mong various model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high reliable recognition and prediction. Furthermore, sensitivity analysis can lead to an in-depth grasp on the mechanism in the recognition and is thus needed.  相似文献   
20.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义文 《气象学报》2001,59(6):759-767
根据长期的业务实践 ,把 7月份东亚阻塞形势分为副热带高压偏西型 (W型 )和副热带高压偏东型 (E型 )两类阻塞形势 ,对比两种阻塞形势下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差别后发现 ,W型主要雨带在长江流域 ,1 95 1年以来较严重的长江大水是此类阻塞形势造成的 ;E型主要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 ,长江流域洪涝较轻。不仅两种阻塞形势的 7月份环流有重大差别 ,其前期秋、冬、春季海洋、大气和天气气候特点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