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健  张磊  董雅文 《湖泊科学》2002,14(2):173-178
基于对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条件的分析,提出沿太湖建设生态旅游带的构想,从空间格局、旅游资源整合及市场开拓市场定位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对主要旅游地区提出自然景观与吴文化紧密相融的生态建设方向,优化升级旅游产业、产品结构及生态服务体系建设是引导常规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型的重要措施,阐述了为保护太湖水系水质,必须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2.
在青藏高原选择11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于高寒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简写NPP)变化过程数据,比较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其相邻等面积区域的NPP变化差异;采用样区对比法,在自然保护区内外选取21组对比样区,比较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及其内外的生态状况,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研究表明:1. 1982-2009年间,82%的代表性自然保护区NPP比保护区周邻区域及青藏高原的平均水平低,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更为脆弱;2. 在代表性自然保护区中,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弱;除色林错自然保护区外,以草甸和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NPP增速明显高于以草原与荒漠草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 代表性样区的研究发现:① 自然保护区内76%以上的样区和国家级保护区内82%以上的样区NPP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对应样区的增幅;② 取得明显保护效果的有中昆仑、长沙贡玛、若尔盖和色林错等自然保护区;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边缘地区和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边缘地区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与保护区及其周邻地区人类扰动增强密切相关;③ 高寒草甸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最为显著,高寒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差。本研究展示了样区对比法在评估大区域生态变化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样区并进行合理的空间抽样。  相似文献   
103.
Abstract

Maintaining and restoring the ecological integrity of floodplains remains a priority for many Australia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Authority (MDBA) introduced the Proposed Basin Plan 2012,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latest basin-scale water planning instrument to promote a healthy, working river system. The proposal seeks to limit surface water (consumptive) use to 10 873 GL year-1 on a long-term average. The controversy prompted by this proposed reduction has underscored a need for rigorous and transparent modelling of ecological benefit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likely ecological outcomes of the proposal for Yanga National Park,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ssets in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using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al will increase the inundation extent with a 33% (or 7000 ha) increase in median flood. The increase in inundation would improve the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in most wetlands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events and inter-flood dry periods and enhance the habitat quality for a range of biota, though benefits are not distributed evenly across the wetland.
Editor D. Koutsoyiannis; Guest editor M. Acreman

Citation Wen, L. and Saintilan, N., 2014. Linking local ecological outcomes with basin-wide water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Yanga National Park, an important Australian inland forested wetland.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59 (3–4), 904–915.  相似文献   
104.
同位素段、亚段乃至次亚段的划分实质上是定义不同级别 (层次 )的气候事件 ,为全球不同级别气候事件的对比提供参照。但已有的研究可能受区域性因素及记录本身条件所限 ,对同位素亚段、次亚段划分的数目及对比不尽一致。基于太阳辐射曲线、柴达木盆地高分辨率自然伽玛 (GR)曲线及其他相关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 ,同位素亚段的划分与太阳辐射曲线岁差周期间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 ,据此对 0 .9Ma以来同位素亚段划分进行补充和校正。基于气候层次的观点 ,建议以太阳辐射曲线为参照 ,对同位素亚段重新进行系统命名 ,在轨道尺度变化这一级取消次亚段 ,即完全按照太阳辐射曲线峰值进行亚段编号。  相似文献   
105.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convergence of model-based statistics from multiple simulated realizations. Theoretically, the convergence of realization statistics is guaranteed over the number of realizations that are independent among themselves. The rate at which realization-based statistics converges with model-based statistics is important and must be assessed. However, due to poor selection of the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the generated realization might be far from mutual independence. We use the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select nearly independent realizations from a set of realization models. We app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o a coastal erosion problem in Alaska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gravel.  相似文献   
106.
中国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品冬  熊康宁  肖时珍 《地理研究》2013,32(8):1517-1527
研究世界自然遗产地价值,对遗产地本身以及其他类似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论思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三处遗产地中的荔波锥状喀斯特置于全球视角,选取相似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结合世界遗产第八条有关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揭示其全球显著价值。研究表明:荔波锥状喀斯特具有更为独特的演化环境与更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更有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单体形态与较为齐全的地貌组合类型,更有罕见的锥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生命记录。荔波锥状喀斯特是反映地球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范例,极具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07.
1997-2008年对福州滨海湿地水鸟进行了调查,记录到水鸟共132种,隶属9目21科,以鸻鹬类和雁鸭类为主,居留型以冬候鸟和旅鸟为主;拥有多种珍稀濒危水鸟,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8)有15种、IUCN名录的有16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有16种。水鸟主要分布在闽江河口、福清兴化湾、福清湾、文武砂、罗源湾。同时针对福州滨海湿地水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8.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科普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岸,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市民及游客前来参观。科普宣传教育是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保护区管理局应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科普教育资源优势,以满足市民群众的科普知识需求。本文总结了保护区近年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科普教育模式优点和不足,对今后科普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9.
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外地下水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22个地下水排泄点2005-2009年的水化学监测数据,对比了保护区内、外水化学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外地下水的pH值较保护区内的要低,但电导率则较高;自然保护区外地下水的Ca2+、Mg2+、Na+、K+、Cl-、NO-3、SO42-、HCO3-浓度中值比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别高27.78mg/L、3.23mg/L、3.47mg/L、0.97mg/L、2.38mg/L、9.29mg/L、15.06mg/L、42.03mg/L;保护区内白云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为0.76~1.33,明显比保护区外灰岩、碎屑岩区的高,但保护区外灰岩地下水的Mg2+/Ca2+(摩尔比)较保护区内灰岩区的更高。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的敏感性以Ca2+、HCO3-、NO3-较为敏感,保护区内地下水的平均敏感指数(GSI)GSICa2+为0.097,GSIHCO3-为0.125,GSINO3-为0.008;保护区外地下水的GSICa2+为0.415,GSIHCO3-为0.334,GSINO3-为0.648。护区内所有取样点水质均为I或Ⅱ类;而保护区外地下水因受农业施肥、工业生活污水影响,1、16、19号泉的NO3-浓度偏高,为Ⅴ类,其余为Ⅲ类。总体上,保护区内水质明显优于保护区外,可见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岩溶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Jennifer Lea 《Area》2008,40(1):90-98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removing oneself from 'society' in order to recuperate or repair. This paper considers a yoga and massage retreat in Southern Spain, and what opportunities this retreat experience might offer for recuper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healthy bodies. The paper positions 'nature' 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and as 'enrolled' i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retreat as a 'therapeutic landscape', and questions how and what particular aspects of yoga practice (in intimate relation with place) give rise to therapeutic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