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倪钟萍  王鹏  黄晓龙  曹翔 《气象科学》2021,41(2):172-182
利用浙江省自动站气象要素资料、FNL全球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对比分析路径相似的2019年台风"利奇马"和2004年台风"云娜"给浙江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利奇马"风雨大值区位于浙东和浙北,"云娜"风雨大值区位于浙东和浙南;"利奇马"带来的整体降水比"云娜"带来的降水大,但单站雨量极值"云娜"强于"利奇马";极端大风"利奇马"强于"云娜"。究其原因与台风登陆时的强度、登陆后移动路径、滞留时间等有很大关系。环境场的不同对台风路径产生影响,也影响台风的不对称结构,进而影响台风带来的风雨分布。极端降水与降水条件和台风滞留时间有很大关系,极端大风与台风自身结构和强度、海岛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852.
从梅雨预测的业务需求出发,系统开展了CFSv2模式对2018年浙江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的多时间尺度评估。结果发现3月1日—5月31日的起报结果整体上未能较准确地预测6月浙江大部降水偏少的趋势、仅5月31日的预测结果与实况相符;在延伸期尺度上,CFSv2预测的梅雨期总降水量较实况偏少30%左右;基于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新定义的综合预报技巧指数等指标分析模式的延伸期预报性能,发现对梅雨期总降水量、逐日区域平均降水量和逐日全省各站降水量的预报技巧有限,对浙江梅雨区的预报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全省。评估结果表明CFSv2预报产品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干偏差;在延伸期尺度上,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预报效果并非逐步提升、而是客观存在一个最佳预报时效,各起报日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优预报时段,整体而言梅雨降水的延伸期预测可能对初值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853.
基于混合坐标海洋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HYCOM)再分析数据研究浙江近海对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并利用卫星遥感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验证了HYCOM再分析数据的合理性。结果显示,"灿鸿"在浙江近海引起了较强的近惯性运动,最大流速约为0.4 m/s。台风"灿鸿"引起的近惯性能量在300 m以深海域较强,其衰减的e折时间尺度约为4-12 d。"灿鸿"所引起的SST变化约-3--1℃,降温过程持续约7 d;同时在近岸海底引起了增温,最大温度变化幅度为10℃左右,持续时间也约为7 d(浙江近岸)。经过分析,本文认为近岸海底的增温是由台风引起的次级环流和台风引起的强混合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854.
2022年9月作者在浙江宁波象山港海域采集到短小拟五角蟹(Paranursia abbreviata),由此短小拟五角蟹的地理分布记录从中国的海南岛、广东、香港和福建扩展到东海北部,即浙江北部的象山港。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讨论了其与历史记载的外形差异。由于象山港冬季水温较低,推测短小拟五角蟹在象山港的出现可能是台湾暖流携带幼体定居导致的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855.
为了更好地评价浙江省的气候宜居性,采用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起伏地形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的指标,选取高温、连阴雨和台风这3个灾害进行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并将舒适度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价的结果叠加,最终得到气候宜居性分布结果。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气候宜居性适宜区,全省气候宜居性以较高等级为主,特别是春季和秋季气象灾害少,气候尤为舒适。省内气候宜居性处于较高和高等级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偏西的平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居性尚可但须注意防范气象灾害的发生。气候宜居性适宜区整体上由西南部向东北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