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4个季节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N—32°00′N,127°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时所获得的蟹类调查资料,以渔获率作为蟹类数量指标分析该海域蟹类资源状况,包括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调查共得蟹类种类43种,隶属于10科、21属。优势种类为细点圆趾蟹、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红星梭子蟹、红线黎明蟹,以上6种蟹类占蟹类总渔获量的94.58%。本次调查与20世纪90年代末在东海大陆架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结果相比,蟹类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不大。从蟹类渔获率来看,秋季以舟山渔场最高,夏季以江外渔场最高,蟹类资源密集区主要位于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北部。  相似文献   
62.
The Pliocene to Pleistocene Series in each sedimentary basin or area of Japan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described; however, their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Regional stratigraphy has therefore been established using many intercalated tephra beds, i.e. by correlating tephra beds between distant areas. A standardized stratigraphic model of the Pliocene to Middle Pleistocene Series in Japan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ephrostratigraphy, magnetostratigraphy, and biostratigraphy. This stratigraphic model is important for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explosive volcanism in this period around the Japanese island‐arc.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南海东沙以南海域陆坡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引起各类磁异常的地质原因,认为本区陆坡地壳结构和陆壳相同,属于由陆壳到洋壳的过渡型地壳。同时,圈出东沙南磁性基底拗陷,推测该拗陷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含油气盆地,并对该拗隐沉积层厚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4.
青藏高原区1:25万区调构造调研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概述了青藏高原基本构造格局、青藏高原多岛盆系统洋陆转换演化模式。然后,结合1:25万西藏邦多、措麦区幅区调工作中地质构造单元及演化阶段划分,蛇绿浸杂岩野外调查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5.
舟山群岛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豫忠 《华南地震》1995,15(1):55-61
从大地构造、磁场和新构造分区特点等方面,对舟山群岛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该区处于基底构造交汇,新构造和地震活动强弱分区的过渡地带,新构造运动在中更新世之后趋于平稳;全新世为间歇性活动,强度较弱,基底由若干微块体组成,块体间为不稳定边界,舟山群岛及其海域深部以东西向、浅表部以北东和北东向构造为主,具有孕震和发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细菌生态学角度结合理化因子阐述了中国对虾养成期虾池水体和底泥中异养菌、条件致病菌(几丁质降解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动及菌属组成状况,并与未养虾池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虾池内水体中异养菌和条件致病菌数量均比未养虾池水体中的高1~2个数量级,底泥中条件致病菌数量略高于未养虾池。虾池内、外水体中的细菌属组成基本一致,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而底泥中的革兰氏阳性菌稍占优势。  相似文献   
67.
Geopulse甚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记录和水深测量结果显示,在舟山群岛册子水道北部东侧发育有一条现代潮流脊,宽度约1~1.2km,研究部分长度超过2km(沙脊两端超出研究海域),脊顶水深50~60m,外翼高20~25m,水深65~85m,内翼高约10m,水深50~70m;脊内层理发育,以向海倾斜为主,表明潮流脊是由岸向海方向堆积发育的。根据地震剖面记录特征和沉积环境,推断潮流脊以细砂和粉砂为主组成,来源于册子水道轴部晚更新世陆相地层的侵蚀物质;由落潮流向东南搬运,再由涨潮流向西北搬运,在潮流脊上沉积而成。潮流脊的发育可能与外钓山岛和舟山本岛在研究海域向西突出有关,造成册子水道显著缩窄、流速加大、底质变粗。  相似文献   
68.
舟山海区几种藤壶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海区五种藤壶的食性成分分析表明:其胃含物可分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及无机颗粒四类。浮游动物以挠足类为主,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不同大小个体的藤壶摄食偏向有所差别:大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大型的烧足类等浮游动物,而小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小型的硅藻等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藤壶食物成分种类与其生活海区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相一致,并随海区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而变化。通过测定发现,分布于外海的三角藤壶的食物颗粒度明显大于近海虾塘中的纹藤壶的食物颗粒度。  相似文献   
69.
对堆积海岸平衡岸线轮廓的三个表达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其中平衡岸线轮廓表达式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潮流作用对岸线塑造的影响,适用于对凹岸和沙质海岸岸线轮廓的分析,同时也适用于对凸岸和淤泥质海岸岸线轮廓的分析,因而较基本平衡岸线形态方程和B.A.保保夫堆积岸弧方程适用范围更广。利用平衡岸线轮廓表达式,对舟山群岛金塘山和册子山附近水道的两段岸线轮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岸段均为堆积岸弧,且理论弧长与实测弧长、理论半径与实测半径的值接近,说明理论岸线与实际岸线形态吻合得较好,同时,金塘山西部岸段较册子山西部岸段岸线形态更趋稳定,但两岸线均未达到稳定状态,目前仍处于演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70.
水团的识别与划分一直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模糊密度聚类方法划分水团,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该模型;同时,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利用MapX控件进行了GIS平台开发;并将两者紧密集成,使得水团分析的所有阶段,包括计算网格的获取、温盐场数据的提取和插值、模型的参数选择和设置、模型的计算以及最终结果的可视化等都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大大提高模型应用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效率。将该系统应用于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所得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